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的婴幼儿健康指导方法和先进的婴幼儿健康管理理念的婴幼儿保健服务与健康管理者。学生掌握婴幼儿保育服务与管理的基本专业知识,具有婴幼儿“保健、保护与照护”的基本技能,同时具有收集、管理婴幼儿健康信息和预测健康疾病、提供健康指导的能力。
2. 核心课程
婴幼儿疾病预防与护理、儿童发育评估、婴幼儿艺术教育、婴幼儿科学教育、婴幼儿社会教育、婴幼儿发展心理、营养与食品卫生、儿童心理与行为评估等。
3. 职业定位
毕业生主要在幼儿园、健康管理机构、婴幼儿营养研发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幼儿教育中心等从事婴幼儿教师、保育员、保姆等相关工作。
4. 学生能力提升计划
思想引领:用先进的幼教理念指导学生专业成长,培养高素质的幼教专业人才,在四川幼教领域占据强势地位,引领四川幼儿教育事业发展。
实践铸就技能:实训、学徒、实习等实践教学时长占课时三分之二以上,以绝对的时间优势保证了学生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
艺术感染: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用艺术的优势和特点去感化、影响、感染学生。构建说、唱、弹、舞、画、演基本功全面协调发展和特色鲜明的艺术特长,占领就业制高点。
标准化打磨:用幼师的专业标准和规范,精心打磨每一位学生。从着装到言谈举止,从手势到言行举止,从宿舍到餐厅到教室到操场到校园,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处处都是。时时处处用标准精心打磨,让他们真正成为未来的榜样。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的四大核心目标及其实现
1)确保项目计划目标实现——土地整理项目的主要计划目标,包括:项目建设规模、耕地数量和质量、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
2)确保项目质量目标实现——确保规划设计提出的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保护和生态养护等工程达到质量要求,满足项目建设标准(如高标准农田建设通用规则、山东省土地整理项目建设标准等)
3)确保工程进度目标的实现——主要包括:采取工程规划措施,确保工期总计划、年度计划、月度计划等目标的实现。
4)确保预算执行目标的实现。主要包括:资金使用安全、合理、高效,严格遵守预算定额标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防止超范围支出、挤占支出、违规支出、超标准支出。
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组织管理、公告管理、招标管理、工程监理、设计变更管理、合同管理、资金管理、土地权属管理、项目监督检查、信息档案管理。
1)组织管理——实施土地整理项目的组织管理机构是项目承担单位,即项目法人。项目法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设立或认定,或由地方土地整理机构或具有相应能力的事业单位直接承担,依法对项目建设负责。
2)公告管理——项目公告制度是增强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透明度,密切联系群众,加强社会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举措。
3)招标管理——实行项目招标投标制度是国家对财政投资项目的法定要求,是实现公平竞争,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降低项目建设成本的有效举措。
4)工程监理——是指项目法人委托的监理单位依据批准的工程建设文件、工程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监理合同以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管理。
5)设计变更管理——土地复垦应严格按照已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原则上不得随意更改设计、预算,如需更改,必须按程序报批。
6)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合同关系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以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处理合同纠纷,防止和惩治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合同条款的履行。
7)资金管理——良好的资金管理有利于提高土地整理资金使用效率,保证土地整理项目的顺利实施。
8)土地所有权管理——是国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调整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关系的管理。
9)项目监督检查——实施项目监督检查是规范和加强项目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督促各相关参与单位严格遵守制度规定,防止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项目资金安全,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10)信息与档案管理——项目信息与档案管理包括项目信息管理和施工项目文档管理两部分。其中:
①项目信息管理:通过对各类系统、任务和数据的管理,可以方便、有效地获取、存储、处理和传达项目信息。
②建设工程文件管理:是反映建设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是评定工程质量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单位工程后期维护、运行、移交、管理、评估的重要档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