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辩论赛意义重大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
新华社、光明网、重庆日报
主流媒体报道
光荣归来
5月27日下午,我校参加第九届世界中学生辩论锦标赛工作总结会议在勤业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党委**范伟,党委常委、副校长岳财申出席会议,会议由党委副**吴育红主持。
为表彰辩论队成员,AB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我校1987级研究生邱代伦先生特意捐款10万元人民币,用于奖励冠军队员。
表彰会上,大家最应该关注的应该是一路获胜的辩手和老师们,他们此刻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队长 颜毅
这是一场艰难而又曲折的比赛,据统计,本次比赛我校共打了16场比赛,包括区域赛、附加赛、决赛、总决赛,是世锦赛历史上单届比赛场次最多的队伍!可以说过程曲折,胜利来之不易!此外,还创造了首次进入世锦赛决赛就夺冠的纪录。
这是一场让人心连心的比赛。两校老师紧密配合,积极沟通,主动吸收对方长处,在论证等关键问题上不断达成共识,在训练时间、训练方式上相互补充,为夺冠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8名队员刻苦学习,刻苦训练,主动放弃休息时间。熬夜训练成为常态,997成为规则,全力备战比赛。全国校友同心协力,密切关注并大力支持学校参加本次赛事。
这是一场见证成长的比赛,他们在紫禁城决赛上的表现告诉我,这不仅仅是一场辩论比赛,更多的是他们代表西安交大辩论文化的责任和使命。紫禁城的泪水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也让我们这些老师看到了西安交大年轻学子的责任!
我们一定会高举辩论文化的大旗,跑好传承弘扬辩论文化的接力棒,有信心、有决心在学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征程上留下鲜明的辩论文化印记!
顾问王安白教授
未来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是辩论文化的结构建设。成立辩论文化专门组织,有专人负责辩论相关活动;设立基金,通过与校友会对接,基金会成立董事会,奖励优秀辩手和教练员;将校队建设成一支队伍,成员包括各年级学生,合理安排队员“走出去”;组建教练团队,确保学校辩论竞技后继有人,引领学校辩论事业。
二是辩论文化的内容建设。将现有的辩论课程打造成品牌;设立论坛,为热衷辩论的教师、校友提供发表见解的平台,形成百家争鸣的辩论文化;举办“辩论文化与人才培养”研讨会,邀请兄弟学院、学校主要职能部门、学院领导参加。
三是辩论文化的学术建设,如编写辩论教材、开展辩论研究、学校列出辩论专著出版、在校刊发表辩论文化的学术研究成果等。
主教练: 静毅
当我们在外拼搏、濒临崩溃的时候,我并不是在胡说八道,我真的感觉到,那一刻,我们被西政大学的精神所鼓舞。西政辩论队不就是把自己定义为“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谐共进、严谨求实”吗?——要想让大家认识我们、理解我们、尊重我们,就必须放眼世界,关心世界;努力进取,自强不息;广交各界辩友,和谐共进;锻造内涵发展,严谨求实!
希望辩论队秉承西交利物浦大学精神,把每一步走得更好、更稳、更扎实!
第一辩手:邓冰英 法学院2015级
作为一名在辩论道路上努力奋斗了四年的资深辩手,在即将毕业之际,我很荣幸以这种方式告别我的大学辩论生活。
夺冠之路充满欢乐与艰辛,紧张的备战中,我熬夜到凌晨两三点,失眠、生病、焦虑情绪崩溃都是常有的事,但我从未放弃对辩论的热爱,或许正是这份坚持,让我赢得了珍贵的冠军奖杯。辩论也好,人生也好,都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坚持,才能磨砺金石。
虽然我的辩论生涯即将结束,但我对辩论的热爱却永远不会结束,它将贯穿我的一生,或许化为工作中的表达,或许化为学习中的思考,又或许化为对世界永远保持的好奇与童真。
更重要的是,西安交大的辩论梦永远不会褪色,这一次,我们把接力棒交给年轻的辩手们,希望他们能够继续追梦前行,下一次,他们就是英雄!
第二辩手:邹正元 行政法学院2015级
辩论的立场是通过抽签来决定的。今天的辩论话题除了宏观、抽象的哲学命题外,还包括很多生活情境和具体问题的讨论。因此,作为一名辩手,你所经历的竞争会给你带来不同的理解和思考。你抽签的立场可能是你本能地认为是错误的东西,但当你试图证明你的观点时,你会理解那个不同的世界,理解那些不同的观点,理解它们背后的原因和它们产生的背景。
很多人质疑辩手是否没有立场、没有坚持。但我们常常忘记,我们的出身、成长经历、文化背景等都是偶然决定的,而这些东西形成的观点,其实和抽签得到的立场没有太大区别。只有学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对方,才能真正做到求同存异,相互尊重,甚至相互支持。
第三位辩手是经济学院2015级蒋卓成
这次比赛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累!我们是比赛历史上比赛场次最多的队伍,包括决赛一共16场。从查阅资料到定稿、确定攻防,短时间内准备每一个辩论题目非常困难。
这里给年轻辩手几点建议。第一,辩论要因为自己真的喜欢。只有这样,你才能坚持不懈,不断提升自己,才不会因为接触时间长了而厌倦。如果你真的觉得爱好养不活你,那就放弃吧。但在放弃之前,你一定要履行好自己在团队中的责任。第二,要多读书,因为知识量大了,自然话就多,论点也会更有深度。
决赛最佳辩手
王楠 经济与法学院2015级
备战的每一天都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几乎没有睡觉的时间,我改变了睡前玩手机、醒来后赖床的习惯,珍惜每一个休息的空隙。那些日子是燃烧生命的日子,也是离梦想越来越近的日子。说梦想能战胜疲劳是假的,但梦想能不让疲劳摧毁我们。碎片化的睡眠,赛场上喝着红牛,每一步都很难,但我从未想过停下来。我总是祈祷自己能再辩论一天。
辩论是一条艰苦的路,需要十年的砥砺前行。我们的路,不只是赛程中的几个月,而是这些年我们从未放弃的奋斗与努力;我们的路,不只是我们几个人的成果,而是学校无条件的支持与帮助,更是无数热爱辩论的西安交大辩手们的付出与期盼。
我们可能不是最好的辩手,但我们有最好的教练和最好的支持。谢谢你们让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能发光。
学校辩论队成员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级学生洪迪帆
比赛的每一场比赛都需要大家拼尽全力,避免遗憾,也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还记得决赛时评委告诉我们,你之所以能赢,是因为你真的想赢。现在想想,正是这份对胜利的渴望支撑着我们,让我们拼尽全力去面对每一场比赛,也就是我们对辩论的热爱和渴望。
这两天,我听到很多人说,当得知我们登上了故宫之巅的时候,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同学们的欢呼声,而这些欢呼声背后的东西,也许也是支撑我们走到今天的力量。我还听到有人说,这个夏天是属于西政大学辩论的夏天,我希望也相信,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属于西政大学辩论的夏天。
研讨会结束后,还举行了媒体见面会。
媒体见面会现场
坚守西正责任
延续西征的故事
实现西政梦想
为西郑创造幸福
俄语新老生交流会:增进友谊,共筑校园文化
不管刮风下雨,我都会在这里等你。
为丰富校园文化,为新老同学搭建学习、生活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增进俄语专业新老同学的友谊,增加同学们的整体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俄语教研室于28日下午6点30分组织举办第四次俄语新老同学交流会,俄语专业全体学生及俄语教师李毅、杭晓燕、王祥焕、杨兴义参加了此次活动。
交流会以文艺表演拉开序幕,18年级新生为学长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有歌曲《他不懂》、独舞《MIC DROP》、小品《买一送一》等。17年级全员演唱俄语歌曲《Небо –самолёт》,16年级学长用俄语表演了一段非常精彩的情景剧,让新生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俄语的魅力,也为以后的学习制定了明确的目标。
此外,为了让俄语专业的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国际交流,李毅老师简单介绍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喀山联邦大学的进修项目,引导学生找准学习方向,激励学生努力成为优秀的大学生。
最后在新生与老同学互动环节,新生向老同学提问,老同学为新生解答,同时老同学们也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特别是毕业班同学结合自己在择业、就业等方面的经验,鼓励新生努力学习。
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本次交流会不仅为俄语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也让新生们感受到了江外学院大家庭的温暖,增进了相互的了解,为以后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打下了基础。
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