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伟教授一行首先在我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随后在会议室就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东华大学陈旭伟教授一行莅临我校鱼雕产教融合基地
东华大学陈旭伟教授一行莅临我校新能源实训室
李玉海同志对东华大学陈旭伟教授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此次来访对于我校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希望陈旭伟教授对我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助力我校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单桂锋同志详细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办学成果、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等有关情况。
陈旭伟教授充分肯定我校的文化底蕴和育人成果,鼓励我校抓住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迎接挑战,加强相互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做好技能培养的同时,拓宽学生学历提升渠道,打造学生终身学习的平台,为职业教育事业增添光彩。
蔡再生教授肯定了陵城职业技术学院为地方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对我校未来的专业建设、技能培训、人才培养、内涵建设等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朱大辉教授指出,要系统升级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路径,深度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回应新高质量生产力的核心人才要求。
未来,我校将以产学研合作作为催生高质量新生产力的重要路径,强化内涵,推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为推进实践创新向更高水平迈进贡献创新力量。
结尾
撰稿人:吴迪
推送|信息部
编辑 | 信息部
初审 | 孙曼曼 田璐璐
评论 | 张胜平
终审 | 张宏
中国美术学院完全学分制导学宣讲会在象山校区举行
中国美术学院“全学分制”迎新说明会在象山校区举行,教务处处长陈正达教授向今年实施学分制的1049名本科生讲解了学分制教学模式下的学习路径。全新的学习模式、全新的管理制度、全新的学习体验、丰富的课程库、国际化的成绩单……他们将率先感受到中国美术学院全学分制改革带来的诸多新变化。
“完全学分制”教学研讨会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全学分制”是打破学年界限,以学分衡量学习总量、以GPA衡量学习质量、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教育管理制度。学生可自行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以专业所需的总学分为毕业标准。
这一体制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激发,对教师专注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成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新生态。
为保证“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与学校原有“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平稳过渡,充分考虑各学科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差异性,我校设计学、戏剧影视学、艺术学理论三个学科及工业设计专业将率先实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其他专业将于2023年陆续推行。
中国美术学院全面改革学分制,深化“本硕博”培养机制,优化课堂教学精准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实行课时与研修时间分离,改革教学绩效激励约束制度,在本科阶段增设导师制,实现学制弹性。
入学后,新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学习的课程模块,按照个人意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道路。
在完全学分制下,不同学生在选择升学及就业方面将有更大的自由。
灵活的学制给优秀学生提供了更快完成学业的通道,也为转专业、辅修的学生提供了延迟毕业的可能。
弹性学制,不同毕业年份
学生若有空闲时间,可以修完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达到该专业本科培养总学分要求后申请提前毕业,也可以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申请专业外的辅修专业。
主修及辅修选择及对应学位示例
在中国美术学院全学分制教学模式下,通过强调课堂教学的精准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明确每门课程的教师授课时数和学生自主学习时数,改变原有的“教”与“学”的关系,在“教”中拓展课程体系的广度,凸显知识的前沿性和教学体系的先进性,在“学”中将无限的知识资源引入自主学习,提升艺术欣赏能力和个人体验。
课程安排由学生自主选课而非学校安排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兴趣从课程池中选择人文通识、学科通识、专业方向、课题研究等各类课程,还可以参加教师助教、教学研究、科研项目等,以拓展教育的形式获得学分。学业导师制打破了输入型学习的惯性,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审慎、自由、合理的选课安排个人学习进度,以个性化的灵活教学计划取代僵化的教学计划,使学生获得“量身定制”的知识体系,在各类比赛中更容易脱颖而出。
学术导师介绍
中国美术学院学分制指南(学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