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一般来说,高等教育机构的名称是“大学”还是“学院”,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都是世界一流大学。但在我国,“大学”和“学院”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一般来说,“大学”的实力还是强于“学院”,除了极个别情况,比如外交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另外,教育部对“大学”和“学院”的设立也有相应的标准。
大部分“学院”一直都想升格改名为“大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另一方面也能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然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所学院,却由“大学”改名为“学院”,可以说是实至名归。那就是来自河北省的“河北地质职工大学”,即将更名为“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地质职工大学为何要更名?更名对学校的发展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河北职工地质大学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是一所公办本科高校,也是长江以北唯一一所以地质专业为特色、专业门类齐全的高等职业院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79年成立的河北省地质局干部学校,1982年独立设置成人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纳入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系列,可招收专科层次学生。
河北职工地质大学隶属于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学校位于中山西路901号。学校现有在校生5636人,教职工243人,专业技术人员227人,博士生1人,硕士生92人。学校以培养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为主,成人高职、中职教育为辅。学校设有地质系、测绘与建筑设计系、财经与电子信息系、现代服务系等院系,开设24个专业,涵盖地质勘查、建筑设计、会计、电子信息四大专业群。
河北地质职工大学之所以更名为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学校名称的行为。更名后,学校性质由成人高等教育机构转变为普通高职院校,因此由“大学”改为“学院”也合情合理。
河北地质大学更名为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后,更名更能体现学校办学性质,有利于招生、宣传、学生就业。同时也可以看出学校师资力量一般,更名也有利于引进更多优秀师资!希望更名后的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得更好更快!
陕西科技大学位列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榜单前 30 强
据悉,该榜单统计的是截至2022年6月7日,中国高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并生效的专利申请权和专利转让数量,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专利数据;专利公示日期截止至2022年6月7日,专利转让执行日期截止至2022年6月7日。转让信息包括专利权的继承或转让,但不包括专利权人变更;转让方统计包括以大学及其附属分校、附属分校、科研院所、与大学有关的直属医院为转让方的专利,不包括以上级院校、校办企业、校属企业、合作企业、非直属附属医院、与大学有关的教学医院为转让方的专利。
作为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科技大学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798项,获科技成果奖258项,省部级奖121项,出版著作116部,SCI三区以上收录论文2614篇,EI收录期刊论文520篇,授权国内发明专利2564件,授权国外专利61件。连续9年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50名、位居陕西省高校第一名。
2021年11月,陕西科技大学领军人才徐并社教授团队环境功能纳米材料课题组组长余元教授带领研究团队成员利用仿生合成技术,攻克难溶性金属氧化物在水反应介质中的化学传质问题、常压低温(80℃)下金属氧化物结晶的热力学问题、金属/金属氧化物水溶胶的稳定性三大技术难关,实现了近20种不溶性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单元、d0、d5、d10结构的多元复合纳米晶水溶胶的量产。
技术成熟后,前沿院在秦创源创新驱动平台、第五届陕西高校科技成果展等重大平台组织了10余次技术成果推广,宣传部组织在科技日报等媒体对成果进行宣传推广,促进了成果的市场推广,金属氧化物水溶胶技术及产品已推广至全国18个省、65个地市。
今年3月,落户陕西科技大学技术市场的油田化学成果转化创新团队取得多项重要创新成果。以石永民教授团队、王磊教授团队、王晨教授团队为代表的成果转化创新团队,为中石油、中石化、延长油田等数十家大型国有企业提供了数百项成熟产品和技术,涉及石油勘探、石油开发、石油炼制、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关产品和技术,提高低渗透及致密油层原油采收率。
这些产品和技术的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年来合同额已超过5000万元,新增经济效益达数百亿元,为我国石油工业高效发展、促进陕西省能源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三项改革”和知识产权“开放许可”制度实施方案,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发挥政策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秦创园平台、陕西高校技术转移联盟、陕西科技大学秦创园子平台开展成果转化,提高专利转化效率;积极对接省内外政府部门、产业园区、技术转移机构,举办校地、校企对接会,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面向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重点工业领域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团队,服务陕西省重点产业链企业,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量。
陕西科技大学探索高价值专利培育体系,成立高价值专利评审专家组,对现有专利进行分级分类,促进高价值专利转化;积极拓展成果转化渠道,进一步加大成果转化开放交流,联合建设省外技术转移中心,充分挖掘利用校友资源,充分利用企业导师、科技特派员、科技顾问等身份优势“走出去、请进来”,促进科技成果精准对接,构建“校友经济”成果转化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