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道不远人,虽是道,远者非道。”《中庸》 云曰:“战轲,斩轲,是也。”不远了。”你看,还差得很远,所以君子以己之心待人。对自己这样做与侍奉父亲不同,但你不能要求大臣这样做,你也不能对你的兄弟这样做。为你的兄弟服务。那么你就不能那样做。询问你的朋友并先给他们。那你就做不到。换句话说,如果你发现自己有所欠缺,就不敢前进。多了,不敢多做,言语要考虑,行动要考虑,君子不要太小心! ”
君子按照自己的立场行事,不希望偏离自己的立场。如果你总是富有而高贵,你就会表现得像一个富人,如果你总是贫穷而卑鄙,你就会表现得像一个野蛮人。君子是永不满足的。身为上司不拥护下属,身为下属不拥护上司,不改正向别人求助,那就没有恩怨了。居高不下怨天,居下不怨人。于是,太子就住在离里,等待命运。恶棍为了获得幸运而冒险。孔子曰:“有君子射如君子,失其正良,反求其身。”
君子之道如下。无论走多远,你永远都在身边。你爬得越高,你就越谦卑。《礼记》说:“我的妻子像鼓、琴、竖琴一样和谐。我的兄弟们在演奏,快乐而轻松。师父说,我的家人和我的妻子都高兴。” “我的父母真是太听话了!”
孔子说: “鬼神有什么功德?他们如此盛大吗?看不见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不留下任何物质,普天下的人都能安宁。”正如上面的《礼记》所说:“上帝的思想是不可思议的!你可以以微妙的方式揭示它,但你不能以真诚的方式隐藏它。”
孔子曰:“舜大孝亦复也!德为圣人,尊为帝王,富于天下。宗庙食之,子孙护之。故大德必是”。必须赢得他的地位、他的薪水、他的名声和他的长寿。 所以,天上的生灵,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天赋而强大。 所以,栽者,耕者,败者,败者。天上将下令消灭他们,伟大而善良的人将接受命令。 ”
孔子曰:“惟文王稷,其父而武王,其父创之,子承大王之志也。”吉。”他应该与文王联合,统治天下,威望天下,被尊为天子,丰裕宗庙,到了末期,受到子孙的保护。武王周成文公、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姬,若父为士,子为贵族,此礼也延伸至贵族和平民。如果是读书人,他的父亲就和读书人合葬;如果是皇帝,就应该服丧三年。
孔子说:“武王、周公,非常孝顺。孝顺丈夫的人,善于继承他人的志向,传授他人的境遇。春秋时期,他们修建祠堂,祭祀祖先。”寺庙是用来举行仪式、演奏音乐和尊敬那些你尊敬的人的。亲爱的你,生如死,活到死,这是郊区的礼仪,也是你祖庙的礼仪。他是第一个理解和支配礼和品味含义的人。掌心显露的国家! ”
爱子询问政治。孔子说:“政以政为政,人存则政,人死则政。人对政治敏感,地也敏感。”我老公的政府也是一个拉。所以,对于人类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与亲人亲近。重要的是要尊重有德行的人。如果你不能获得较低的职位,你就无法获得更高的职位。所以,君子要想修养自己的品德,就不能忽视自己的亲人。俗话说,欲养亲者,勿忘人,欲知人者,勿忘人情世故。 5.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姐妹、友情,是天下三大美德,所以知道了这一点,就能做到。孔子说:“生而知之,劳而知之,知而行之,勉强而行,则成”。如果你知道了这三件事:知近于知,行近于仁,知耻近于勇,你就知道如何修身,如何治理他人。如果你知道如何治理别人,你就会知道如何治理别人。世事有九经。它意味着发展一个人的品格,亲近自己的亲戚,尊重自己的牧师,关心自己的人民。善待百姓,远方的人,体贴君主,就可以修养道德,尊重人,有诚信,就不会乱,亲近父兄弟,就不会产生怨恨。尊重。敬重大臣,就能报恩;服务百姓,就能激励百姓;多劳,就能获得财富。如果怀的是太子,处于正义的状态,不讲礼貌就不会动,所以要避免谗言远方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地位,重视他们,因为他们有德行。他的俸禄很受重视,所以他为官时鼓励士人,说服人们,邀请工人数百人受到欢迎。天下有九经:善远人、顺天下、灭国、治乱、防危,因不能善人。如果你遵循,你就会被建立,如果你预先决定,你就不会陷入困境,人们。如果你不信任你的朋友,你就不会得到它。 相信你的朋友不会给你带来这些。有一种方法可以对你的亲戚诚实,但那不是对你的身体诚实。安逸的人是智者,但没有学习的能力,没有质疑,就没有衡量的能力。如果你不知道,就没有办法。没有反思、没有理解、没有洞察力,就没有衡量标准。没有怀疑,没有理解,就没有措施。如果你勤奋练习,有一件事会让你变得更聪明。你会变得更强。 ”
自我诚实被称为一种品质。易于理解和诚实的指导。诚则明,明则诚。
世间唯有诚实才能满足其本性,能满足人性,才能满足事物的本性。万物之中,能歌颂天地的改造和修养,又能将天地的改造和教育与天地结合起来。
接下来是歌曲。音乐是真诚,真诚创造形式,形式创造存在,清晰创造运动,运动创造变化,变化创造转变。只有诚实才能改变世界。
通往诚实的道路是可以提前知道的。国欲兴则有吉,国亡则有妖。当我看着乌龟时,乌龟的四个部分都在动。说到祸福,好事需要提前预知,坏事也需要提前预知。因此,它像上帝一样诚实。
孔子说:“颜回是这样的人,他选择中庸之道,一旦发现了好的道理,就牢记在心,永不失落。”
孔子说:“平治诸国,可以辞官俸禄,踏利剑,但中庸之道,却不易。”
子路问什么叫力。孔子说:“你问的是南方的力量吗?还是问北方的力量?或者你认为力量是什么?这是力量,而不是报复行为。”南方,君子。枕着武器和铠甲睡觉,这就是北方的强项。因此,先生们就属于这一类。但不随波逐流才是真正的力量!这到我死都不会改变,这就是力量! ”
孔子说:“后人会批评我追求真理的非凡和不理智的行为,但我不会这样做。君子中庸之道,半途而废,但我不会放弃。”按照金科玉律行事,你的名声在世上鲜为人知,但你不会后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
君子所追求的路是宽阔而细腻的。李敏虽然无知,但也知道这一点,但道的最高境界,却有连圣人都不知道的事情。普通人或许没有智慧,但是能够付诸实践,但是到了道的最高境界,就算是圣人也做不到。世界很大,但还是有人不满意的地方。所以,君子所说的“大”,天下人不能承受,君子所说的“小”,没有人能够理解。《大学》 俗话说“风筝在天上飞,鱼潜在深海里”。这就是说君子金志清彻天地。君子之道,源于寻常人,至高境界,显于天地。
孔子曰:“中庸不远民。” 《论语》 砍斧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有四种做法。但我孔子却做不到,另一方面,我还不太善于践行日常美德,注意日常言行,即使我做到了,我也不敢停止尝试。不,都是言行,君子怎能不诚实呢?”
君子安于现状,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嫉妒自己地位以外的任何人。如果你富有而高贵,就做富有而高贵的人应该做的事;如果你贫穷而卑贱,就做贫穷而卑贱的人应该做的事。野蛮人该做什么,身处困境时你应该做什么。这样,君子无论在哪里,都感到安全。处于主导地位,不要欺负下属。如果你的地位比你低,就不要依附于比你高的人。纠正自己,尽量不要对别人严厉。这样,你就不会怨恨上级或命运,也不会埋怨下属。所以,君子安于现状,等待命运,小人则冒险,得到不该得到的东西。孔子说:“射箭的道理,就像君子的行为一样,射不中,就应该自责。”
践行君子黄金比例,就像走一条长路,必须从近处开始,又如爬高处,必须从低处开始。《孟子》说:“夫妻恩爱,和睦如琴,兄弟同居,幸福安康,长久幸福。”家庭幸福,妻儿幸福。孔子说:“父母多安逸啊!”
孔子说: “看啊,它们是看不见的,它们是听不见的;它们滋养着万物,没有什么可以抛弃它们,沐浴,穿着华丽的祭祀衣服,进行祭祀。仪式。它似乎在天上,在人的旁边,上面写着:“鬼神来了,不要对他们无礼。”从细微到明显,诚意是藏不住的。 ”
孔子说: “舜是最孝顺的人,有圣人的德行,有帝王的尊贵,有天下的财富,在宗庙里受供奉,子孙都保护他,所以舜保护他。” ”一个有高尚德行的人,如果有合适的职位,自然会得到他应得的薪水、他应得的名誉、他应得的生活。曲人唯有修其功德,方能曲之。“天佑君子,德行发达,故大德之人,天定也”。 ”
孔子说:“可惜周文王是他的父亲,周武王是他的儿子。”周武继承了文王未竟的事业,征服了天下,获得了皇权,周公就是文王、武王,这种祭祀祖先的方式是由诸侯、官员、士人以及普通百姓进行的。父亲去世,要按士礼安葬,要按士礼祭祀,服丧一年相当于大官,服丧三年相当于大官。为了纪念你的父母。”
孔子说。 “武王周公真是最孝的人,孝顺的人,善于继承祖先的遗志,继承未竟的事业,装饰器物,陈设祭品,供奉时令食品,这是祠堂的礼节。父亲和孩子、长辈和年轻人可以通过等级来区分。按照尊卑顺序,晚辈先向长辈敬酒,将祖先的祝福延伸到晚辈。然后年轻人列队,进行祖传的仪式,演奏先王的音乐,祭奠先王所尊敬的人,侍奉死者如生,能够侍奉死者。这就是侍奉上帝,就像活着一样。如果你明白了郊区的牺牲和小牺牲的意义,治理国家就会变得更容易。看看你的手掌! ”
鲁哀公向孔子请教如何更好地治理政事。孔子说:“文王、武王的法令,都写在木板、竹简上,有贤臣,则法令得以实行,没有贤臣,法令就消失了。” .政府是基础,“如果有了它,法律就会消失,”他说。政治对人们来说立即变得显而易见。就像在沃土上种树一样,这种政治就像蒲苇一样。故治政靠贤臣和收购。仁人之道,由仁心决定。所谓敬,就是尊敬。当时的阶级制度源于礼制,下级人民除非能取得上级的信任,否则不可能成功地治理人民。如果你想为你所爱的人服务,你必须懂得如何利用他们。 大自然有5种奇妙的方式。天下有三德: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此五者,是天下之大德。修行大道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有些人生来就知道通往伟大的道路。其他人只有在经历了混乱之后才明白道路。正如有的人修道是从容不迫的,有的人是凭着兴趣修道的,有的人是勉强修道而最终成功的。 ”孔子说:智慧,行之近于仁,知耻近于勇。知道了这三点,就知道如何修德了。治天下有九纲:修德、尊圣、爱亲、尊臣、爱人如子、兴诸人才。工匠们,如果你爱护远方的部落,安抚各地的统治者,修行德行,尊重智者,你就不会被欺骗。你的父兄兄弟不会抱怨;如果你关心你的大臣,你就会给他们丰厚的礼物;如果你爱你的人民如儿子,他们就会工作。雇佣各种工匠会给你带来足够的财富和开支。摒弃谗言,远离美色,轻视财富,重德是激励有德之人的方法,尊重亲属的地位,给予优厚的俸禄和同样的爱憎分担。尽可能爱亲的办法,就是多任命官员为大臣。这是鼓励部长受到忠诚对待,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薪水的一种方式。鼓励学术、季节性使用服务以及缴纳少量税款都是鼓励人们的方式。
法,日日访视,月月考查,赠送给他们的粮食与他们的工作相称,这是鼓励工匠的方法;盛情相迎,热情相送,奖励有才干的,同情才干不足的,这是优待边远异族的方法。承续中断的家庭世系,复兴没落的国家,整治混乱,解救危难,定期朝见聘问,赠礼丰厚,纳贡微薄,这是安抚诸侯的方法。尽管治理天下国家共有这九条准则,但实行它们的道理是相同的。凡事有预谋就会成功,没有预谋就会失败。说话事先想好就不会语塞,做事事先想好就不会感到困难。行动之前事先想好就不会内心不安,法则事先想好就不会陷入绝境。在下位的人得不到上级的信任,百姓就治理不好。得到上级的信任是有途径的,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途径的,不顺从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顺从父母是有途径的,自己心不诚就不能顺从父母。心诚是有途径的,不知晓善就不能心诚。诚实是上天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的法则。诚实,不必努力就能达到,不必思考就能获得,从容不迫地达到天道法则,这就是圣人。做到诚实,就是选择善并坚持做到它。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审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忠实地实践。要么就不学,学了没有学会就不中止。要么就不问,问了还不明白就不中止。要么就不思考,思考了不懂得就不中止。要么就不辨别,辨别了不分明就不中止。要么就不实行,实行了但不够忠实就不中止。别人一次能做的,我用百倍的工夫,别人十次能做的,我用千倍的工夫。如果真能这样做,即便愚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由真诚达到通晓事理,这叫天性。由通晓事理达到真诚,这叫教化。真诚就会通晓事理,通晓事理就会真诚。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天赋的本性,能发挥天赋的本性才能发挥所有人的本性,能发挥所有人的本性才能充分发挥事物的本性,能够发挥事物的本性才能帮助天地养育万物,可以帮助天地养育万物,才可以与天地并列。 次一等真诚的人从细微处人手。细微之处也能达到诚的境界,达到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昭然显著,昭然显著就会光辉明亮,光辉明亮就会感动万物,感动万物就会发生变革,发生变革就会感化人们。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感化人们。 最高境界的真诚可以预知未来。国家将要兴盛,必定有吉祥的前兆;国家将要衰败,必定有妖孽作怪。它呈现在蓍草龟甲上,体现在身体仪态上。祸福要来临时:好事一定会提前知道,不好的事也一定提前知道。因此,最高境界的真诚如同神灵一般。 真诚,是自己成全自己。道,是自己引导自己。真诚贯穿万物的始终,没有真诚就没有万物。因此,君子把真诚看得非常珍贵。真诚,并不只是成全自己就完了,还要成全万物。成全自己是仁义,成全万物是智慧。这是发自本性的德行,是结合了内外的道,因此,适合在任何时候实行。 所以,最高境界的真诚是永不休止的。永不休止就会长久,长久就会有效验,有效验就会深远无穷,深远无穷就会博大深厚,博大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博大深厚,能够负载万物;高大光明,可以覆盖万物;深远无穷,可以生成万物。博大深厚与地相配,高大光明与天相配,深远长久可以无穷无尽。这样,不表现也会显著,不行动也有改变,不做也会成功。天地的法则,可以用一句话涵盖:作为物它纯一不二,因而它化生万物就不可测度了。天地的法则,博大、深厚、高大、光明、涤远、长久。现在来说天,论小它不过是一小片光明,而它的整体无穷无尽,日月星辰悬挂在天上,覆盖着万物。现在来说地,论小它不过是一小撮土,而它的整体广大深厚,负载着华山不觉得重,收拢着江河湖海没有泄,负载着万物。现在来说山,论小这不过是一小块石头,但它整体高峻厚重,草木生长在上面,飞禽走兽居住在上面,宝藏从里面开发出来。现在来说水,论小它不过是一小勺水,但它的整体深不可测,里面生活着鼋鼍、蛟龙、鱼鳖,繁殖着货物财富。《诗经》上说:“只有上天的定命,深远不止。”这大概是说天之所以成为天的原因。啊,难道不光明!文王的德行这么纯洁,这大概是说文王之所以被尊奉为文王,是因为他纯一,而且永无止境。 伟大啊,圣人的道。浩浩荡荡,生长发育万物,与天一样高峻。充足而且伟大啊,三百条礼仪,三千条威仪,等待圣人出现后才能实施。因此说,如果达不到最高境界的道德,最高境界的道就不会成功。所以,君子应当尊奉德行,善学好问,达到宽广博大的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细微之处,达到极端的高明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温习过去所学习过的从而获取新的认识,用朴实厚道的态度尊崇礼仪。这样,在上位时不骄傲,在下位时不背弃。国家政治清明时力争主张被接受采纳,国家政治黑暗时以沉默保全自己。《诗经》上“既明达又聪慧,这样才能保全自身”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愚蠢但又只凭主观意图行事,卑贱但又好独断专行,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却要恢复古代的做法,这样的话,灾难就要降临在他身上了。”不是天子,就不议论礼制,不制定制度,不考核文字。现在普天下车辙统一,文字统一,伦理观念统一。虽然有天子的地位,但如果没有天子的德行,就不要轻易制礼作乐,虽有天子的德行,但是如果没有天子的地位,也不要轻易制礼作乐。孔子说:“我解说夏代的礼法,但杞国的文献不足以验证。我学习殷朝的礼法,仅仅有宋国保持着它。我学习周代的礼法,现在正实行着它,因此,我遵从周代的礼法。” “统治天下要做三件重要的事情,做好了就会减少损失。居于上位的人,品德虽好但没有验证,没有验证就不权威,不权威百姓就不会服从;居于下位的人,品德虽好,但不尊贵,不尊贵就不权威,不权威百姓就不服从。因此,君子的道,根本在自身,在黎民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考查到三代先王不显现出错误,树立在天地之间没有悖理的地方,卜问鬼神没有可疑的地方,等到百世以后圣人到来不感到困惑。卜问鬼神没有可疑的地方,这是了解了天,等到百世以后圣人到来不感到困惑,这是了解了人。因此,君子的举动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则,君子的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君子的言谈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准则。离得远使人仰慕,离得近也不让人厌烦。《诗经》上说:‘在那里无人厌恶,在这里不遭人厌恨。几乎是日夜操劳,这样永远保持大家的称赞。’君子没有不先做到这一点就早已闻名于天下的。” 孔子遵循尧、舜的传统,模仿文王、武王。上遵从天时变化,下符合地理位置,好像天地没有什么不能负载,没有什么不能覆盖的,又好像四季的更替运行,日月交替光明,万物同时生长发育互不伤害,天地的道同时运行而互不违背。小德如江河流行,大德敦厚化育,这就是天地之所以为大的原因。 只有天下最高尚的圣人是聪明智慧的,能够居上位临下民,宽大为怀,温和柔顺,能够包容天下;奋发勇健,刚强坚毅,能够决断天下大事,威严庄重,忠诚正直,能够博得人们的尊敬,条理清晰,详细观察,能够分辨区别是非曲直。圣人的德行广博深厚,时时会表现出来。广博如天,深厚如渊,表现出来百姓没有不尊敬的,说出话来百姓没有不信服的,做起事来百姓没有不高兴的。这样,声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延续到蛮貊这样的边远地区。船车所能达到的地方,人的力量所能通到的地方,天所覆盖的地方,地所负载的地方,日月所照耀的地方,霜露落下的地方,凡有血气生命的,没有不尊重亲近他们的,因此说能与天相配。 只有天下最高的真诚,才能成为治理国家的典范,树立天下的根本,认识到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这需要什么依凭呢?仁爱之心那样诚挚,像潭水那样幽深,像天空那样广阔。如果不是真正聪明智慧、达到天德的人,还有谁能知道天下最高的真诚呢? 《诗经》上说:“内穿锦缎,外罩麻衣。”这是讨厌锦缎衣服的花纹太艳丽了。因此,君子的道,暗淡无光,但日见彰显,小人的道,鲜艳显著但日趋灭亡。君子的道,平淡但不令人厌恶,简约但文彩熠熠,温和但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知道教化是来自哪里,知道微弱的会变得显著,这样就可进入到圣人的德行行列中去了。《诗经》上说:“尽管潜藏隐匿在水下,仍然清晰可见。”因此,君子内心省察自己而不感到内疚,无愧于心。别人不及君子的原因,大概是君子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诗经》上说:“看你独自一人在室,应当无愧于神灵。”所以,君子即使没有行动也能表现出他的恭敬态度,即使没有言谈也能表现出他的忠诚。《诗经》上说:“默默祈祷,不再有争执。”因此,君子不用赏赐,百姓就会受到勉励,不用发怒,百姓就会比看到铁钺还要畏惧。《诗经》上说:“让上天的德行大放光彩,凡诸侯都来实行。”因此,君子忠厚恭敬天下就会太平。《诗经》上说:“我怀念文王的美德,但不声张宣扬。”孔子说:“用声张宣扬来感化百姓,这是最不根本的啊!”《诗经》上说:“德行犹如羽毛。”但羽毛仍是可比的。“上天所承载的道,无声无味”,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