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一个社会和平、经济繁荣的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顶峰时期。由于“享文艺、招文士”的政治需要,唐朝十分推崇文士。
一时名士辈出,各领风骚。在这璀璨的星空中,有一颗耀眼的星星。他叫柳宗元,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开创了唐代古文运动,合称“韩柳”。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诗歌和散文。他的散文极具争议性、尖锐性和讽刺性,他的游记也常常成为素材。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雕像公园柳宗元雕像(图片来自图虫网)
年轻人成才
柳宗元出生于京城长安,祖上世代为官,河东柳氏是其中最有名的家族之一。可以说,从小到大,柳宗元经历了常人一生从未经历过的富裕。
说起年轻时的柳宗元,可以说是“才华横溢,美貌惊人”。公元793年,柳宗元考中进士。在“三十岁知经,五十岁知真士”的时代,21岁的柳宗元一举考取了真士,一举成名。
从此,柳宗元决心铲除政治上的黑暗和腐败,恢复唐朝的光明未来。柳宗元的政治立场意味着他注定不会成为一个守法的官员,但他却成为变法运动的重要人物。
公元805年,太子李嵩即位,是为唐顺宗。新皇帝即位后,王叔文等人重新受聘,柳宗元因政见相同而升为正部亡命之徒。
王叔文等人掌握政权后,积极推动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雍正变法”。这是柳宗元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他和他的同事们大力推行改革措施,希望将大唐带入新的局面。
好景不长,唐君宗因病退位后,宦官和官僚势力的联合反击,迫使变法仅进行了200天就从历史舞台消失。已被降职。
永州建柳子庙纪念柳宗元(图片来自图虫网)
左翼移民的职业生涯
贬永州可以说是柳宗元一生中最大的事件。 “永州司马院、同政院”的官职不仅是没有实权的闲职,而且没有像样的住房和办公室,只能住在永州的隆兴寺。
与许多被贬的官员不同,柳宗元没有求饶,也没有认命。著名的诗《江雪》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寒冷安静的环境中,渔民们似乎忘记了一切,专心捕鱼,无惧严寒,无惧大雪。雪地里,河边,他是孤独的,却是那么的孤傲,不可侵犯。这个“寒江独钓”的渔夫,大概就是柳宗元的自我形象。
柳宗元在永州呆了10年。回京途中,看到大雁从北方归来,柳宗元给《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写信:天气晴朗,我们踏着回家的路。 又到了大雁归山顶的时候了。 ”
经过十年的流放,终于等到了回京的命令,虽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终于有了希望,所以这首诗充满了死亡般的喜悦。一棵树在春天开花。
形势瞬息万变,柳宗元万万没想到,等待他的却是又一次降职。随着权臣被撤职,柳宗元被派往更偏远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担任省长。
当时的柳州已是一片废墟,杂草丛生,瘴气缭绕。幸运的是,柳宗元先生身居实权,上任后立即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当地人民做出了许多成绩。
柳宗元亲自带领农民工进行调研,用科学方法在城北打井至今,指导群众从事农林生产。位于城西北,作诗《柳州城西北偶种柑树》首,抒发志向。
此外,柳宗元大力引导发展畜牧业、造船业、道路建设、房屋建设等,使柳州的市容和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同时,他创办学校,直接讲学,宣传进步的文学思想和其他科学知识。由于柳宗元重视文化教育,柳州涌现了一批精于诗书、精通礼乐的文化人物。
留侯寺(图片来自土虫网)
柳宗元在柳州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四年,在柳州去世,年仅47岁。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员,将他的姓氏与地名结合起来,称为“刘柳洲”,修建了柳侯祠。
文学成就
在繁星璀璨、鲜花盛开的唐代诗坛,柳宗元的诗仅存140首,是为数不多的残存诗作之一。但他利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展现了自己的创作才华,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他那个时代优秀流派的代表。
其诗思想内容接近陶渊明诗,词朴实自然,文风飘逸隽永。因此,苏轼比较了柳宗元和陶渊明,称他们为“最可贵的是讲干的人,像元明那样,外干内滑,看似清淡,实则秀美。”还有吉侯。 ”
值得注意的是,柳宗元的优秀文章大多是在贬职后写成的。备受人们推崇、流传千古的《永州八志》,是他迁居柳州时写成的,是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的代表作。
柳宗元之前的唐代文人也有一些描写山水、园林的作品,但都注重客观描写。柳宗元根据多年在小戈山水的生活经历,以山水为重要的反思对象,精心创作了一系列富有诗意的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第一章《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柳宗元看似在山水间穿行,实则沉迷于山水之中,用风景来抚慰悲伤,做一些希望。得到它。从美丽的自然风光中获得心灵的平静和满足。
(图虫网供图)
“我意识到这是一座独特的山,它和裴璐不一样。它那么长,那么充满能量,但你无法到达终点!就像与造物主在一起一样,仿佛他在游泳” “西山挺拔,神气非凡。 与浩瀚宇宙合一,无穷无尽。”这是柳宗元对西山的评价。是对西山的理解和评价,也是对西山自我描述的隐喻,用来描写风景和暗自抒发情感,表达马苏优雅而世故的性格。
也就是说,柳宗元对永州山水的描绘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这反映了他特殊的降级背景和不幸经历,形成了与前人和后人不同的氛围。无论是一篇简单的备忘录,还是一部长篇巨著,都蕴含着对自然的崇敬、对人的敬佩、对崇高的崇敬的人文态度,流露着深沉而壮丽的境界。
“为将臣虽转瞬即逝,文章却是永恒。”柳宗元一生经历忧郁、挫折,却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朝。”它被计算在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用最后的才华照亮了荒凉的柳州地区。实在是令人佩服。
来源: 铜仁日报永州日报太原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