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2024浦江创新论坛上,科技部科技评价中心公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对4028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进行了“检查”。全国各地。
青岛科技大学的名字在本报告中频繁出现。
青岛科技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总量前50名中位列第23位,是青岛市唯一一所跻身前30名的高校。在山东省高校中仅落后于山东大学第4位,在地方高校中位居第一。
亿元以上科技成果个人合同统计中,青岛科技大学有4个项目上榜,超过多所知名大学,上榜项目数最多数量最多。 (注:本次转让方向为技术开发、咨询、服务)
前段时间,全球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商IPRdaily与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联合公布了“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其中青岛科技大学已完成800件专利转让。 TOP100)名单已公布。 2023年全国高校排名第37位。
青岛科技大学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在青岛很有名气。早些年存在所谓的“科创现象”,而近年来,青岛科技成果转化势头不减,近三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775项。年。合同金额约为20亿元人民币。
城市孕育大学,大学孕育城市。高校科研成果区域转化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经过多年的积累,清华大学给青岛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
「青冈大学」培育上市公司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青岛科技大学大胆鼓励教师积极转化科研成果。从此,“找市场,不找校长”逐渐成为学校师生的共识。
凭借这种“放水养鱼”的模式,青岛科技大学得以构建“科研-技术-产品-应用上市公司”的科研生态系统,以橡胶行业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已形成。得到了不断的培养。
据不完全统计,青岛科技大学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培育创始人等方式,培育了300多家科技企业——家,这些企业被称为青岛科技大学。技术”。
青岛上市军团中,“青大系列”尤其多。
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
主要技术由青岛科技大学转让或创建的软控科技有限公司、赛轮轮胎、高车科技有限公司、海泰克、科捷智能、青岛金王等公司由创始人。就读于青岛科技大学。
其中,中国软件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青岛科技大学创办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其前身由青岛科技大学创始人袁仲学先生管理。自1988年以来对学校科研项目进行改造。目前,袁仲学是中国软软控股有限公司和赛轮轮胎的实际管理人。
海泰计划于2021年上市,依靠的是曾在青岛科技大学任教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孙中山强和留任的独立董事丁乃秀的创新。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教授。
张旭,高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93年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公司前10名股东中有6名自然人,其中还包括多名青岛市董事、独立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科技大学;
当青岛金旺无法高价购买国外核心技术、面临发展困难时,正是青岛科技大学定制开发了聚合物蜡技术产品,并以20万元的低价转让。并持续支持新产品的开发.
除了上市公司等“大树”外,上岛控股等新一代校友创办的创业公司数量不断增加,“青岛大学”的生态系统正逐渐成为热带雨林。
绩效转型“示范”模式
青岛科技大学是全国最早开设橡胶专业的大学,被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为了“打破校外围墙”,青岛科技大学开始重组内部公司,鼓励教师成立学科公司,技术领域兼职教师无法获得资格.当你不仅享受学校工资还享受公司福利时,校园创业的热情就会高涨。
青岛科技大学逐步探索出绩效转化路径:鼓励教师推出成果——土壤移植——注册标的企业——绩效转化产生利润——教师股权激励——创新升级。
青岛科技大学通过机制创新,打通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产业化的生产和成果转化全过程,支撑了青岛橡胶产业的发展。
软控有限公司制造的橡胶自动化生产设备
“青岛大学模式”的许多做法后来被青岛其他科研部门学习和使用,有的还纳入了青岛市的相关政策。
比如在人力资源方面,学校不断完善奖金、股权等激励结构,让科研人员从成果的变化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学校还设立“绩效转化教授”,为绩效转化优秀的科研人员制定晋升路线,推动科研人才“立于学校、转化于企业、晋升于学术创新”。他们有可能打攻防两端。
在整合资源方面,“组织科研”跨学科、跨平台,聚焦行业需求,组建大团队,申请大项目,通过搭建平台,就能产出大成果,使原本的“自由成长、个人成长”成为可能。斗争。”转向“目标培育、军团运作”。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引导企业投资设立研发中心、联合创新中心、校内联合实验室等“科技飞地”,进行“项目研发”。形成。公司内部飞地的结果各不相同。 ”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升级版”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快速转化。
得益于这套完整的科技绩效转化模式,青岛科技大学近年来能够不断产生高价值的绩效转化。
高性能锂电池系列化学项目成果合同金额7.7亿元,是山东省最大的校企合作项目合同金额。青岛大学磺化化工技术转让合同金额2.2亿元。尹海山教授的技术在于中石橡胶,“货币化”解决了困扰公司多年的技术难题,为公司增加销售收入42.9亿元。
锂电池项目签约现场合同转让金额333.607.7亿元
科技孕育的“民族部落”
科技成果转化还需要健全的体制机制。成果最终转化为企业需要平台的支持。
软控当时创业的工厂经过改造,成为国家级孵化器——橡胶谷。
目前,这里没有制造业,但有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新材料公共研发平台等面向8个国家、67个省市的工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提供与橡胶相关的服务。相关产业的开发、测试、转换等服务。我们为初创企业提供整个生命周期的支持和帮助。
2018年在橡胶谷成立时,虎诺化工还只是一家处于研发和生产初期的“中小企业”,急需科研来实现市场突破。
加入公司后,橡胶谷服务团队深入了解公司发展需求,提供知识产权、市场开拓、技术研发等多种服务,“有方向”。连接公司发展资源,逐步发展壮大。
目前,福诺化工已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荣获2021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公司生产的橡胶脱模剂产品被认定为国家专业新型“小巨人”企业。国内占有率59%,位居行业前列。
橡胶谷
虽然不为人所知,但除了橡胶谷外,青岛科技大学还拥有国家级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青岛新材料科技企业孵化器。
一个单位拥有3个国家级文化载体,是青岛市唯一的一个。
这些都催生了一大批初创企业,直接推动了青岛橡胶轮胎、新材料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橡胶谷已集中企业600余家,园区内注册企业累计纳税销售额已达1000亿元,国家大学科技园企业已达100家,机构较多年平均销售额达1000亿元。专利申请和获批分别达到100余项和60余项,新材料孵化器培育了海泰等4家上市公司和1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
大学因城市而繁荣,城市因大学而繁荣。城市与大学的共生共荣在青岛和青岛科技大学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记者| 耿婷婷
来源| 清峰石象山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