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经常会问立秋、春分、白露、秋分等传统节气的含义。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指导农业活动。每个季节对应着大自然的变化,告诉我们何时播种,何时收获。
1、立春(2月4日/5日):立春,万物新生。这时大地开始解冻,农民开始准备春耕。
2、雨(2月19日/20日):冰雪消退,降雨量逐渐增多。春雨珍贵如油,滋润着大地,给万物注入生机。
3、虫醒(3月5-6日)春雷唤醒了万物,唤醒了冬眠的生灵,春天越来越近了。
4.春分(3月20日/21日):春分标志着昼夜平分,春天的阳光温暖明亮。
5、清明节(4月4日-5日):天气转暖,草木发芽,人们祭祖、扫墓、赏花。人们缅怀祖先,享受春天的美好。此时。
过年
6、谷雨(4月19/20):气温升高,降水增多,雨长庄稼。春天的最后一场雨为农作物提供了最好的水分。
7、立夏(5月5日/6日):立夏,万物欣欣向荣。立夏已至,一切都将蓬勃发展。
8.小满(5月21/22):五谷已熟,但未熟。 谷物开始成熟,但尚未成熟。
9.旺中(6月5日/6日):麦麦收割,播种谷物。这是播种夏季谷物的最佳时机。
10. 夏至(6月21日/22日):炎热的夏季即将来临,白天变长,夜晚变短。这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天,阳气最高。
11、小暑(7月7日、8日):天气开始变热,人们开始注意防暑措施和空调。
12. 大暑(7月23日/24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阳光充足,气温温暖,此时农作物进入活跃的生长季节。
夏节分
13、立秋(8月7日/8日):立秋,植被逐渐茂盛,预示着立秋,天气逐渐转凉。
14、夏末(8月23/24):夏季结束,气温逐渐下降,炎热的夏季结束,凉爽的秋季到来。
15、白露(9月7/8):水汽结霜,天气变凉,早晨出现露水。
16、秋分(9月23/24):秋分,有半昼半夜,秋阳温暖明亮。
17、寒露(10月8日、9日):白露变冷,天气变冷,人们开始穿更多的衣服。
18、霜冻(10月23日至24日):露水化霜,谷物枯萎,地面开始结霜,庄稼即将收获。
秋季
19、立冬(11月7日、8日):立冬,粮食收储,立冬,天气寒冷。
20.小雪(11月22日/23日):气温下降,开始下雪,地面被雪覆盖。
21、大雪(12月7日-8日):雪量会增加,银色的世界会变得更加美丽。
22、冬至(12月21日/22日):严寒来临,昼长夜短,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白天最弱的一天。
23、小寒(1月5日/6日):天气冷,但还不是最冷的。
24、大寒(1月20日—21日):天冷得大地结冰,滴水结冰。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人们开始关注寒冷的天气。
冬节
二十四节气的官方歌曲
一月先小寒后重寒,二月持续早春雨。三月为清哲春分,四月为清明谷雨。五月为初夏科曼,六月为夏至。七月是小暑,八月是立夏、立秋。九月秋分后降白露,十月降寒露霜。十一月初冬降小雪,冬至前后降大雪,迎接新的一年。
大家好。我是王阿姨的生活百科全书。关注我,分享你的日常生活小窍门。
#秋季生活打卡季##今日头条创作挑战##神笔创作挑战##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