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高考百科

官方发布:这些专业,就业率低!,就业率高的热门专业

小条 2024-09-23

来源:软科

“就业率”这个概念自问世以来,就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毕业生就业率不仅是体现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且对教育改革、结构调整、学校管理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社会来说,各高校的就业率、专业也是考生及其家长每年就业率的重要指标,也是填写高考申请表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它是一个元素。

近日,安徽省教育局公布“《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2023)》”,列出了21个2022届毕业生毕业率相对较低的专业,包括教育学、档案学、传播学、国际事务/国际关系、地质学等一系列。

ff4379241081494f84b15f1a58469786~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7685459&x-signature=WrgOP3uFgxmG0kK5zV94vfu76Fc%3D

就业率的“危险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些专业可能供过于求,或者说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已不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报告》将对低需求、低水平、低效率、低竞争力的领域和专业采取限制招生、两年招生、减少招生、暂停招生等措施。完成吧。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偏离学校管理方向、学校管理水平低、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院系和专业将予以退出。

安徽省也不例外,湖南省教育局公布了2020-2022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较低的20个专业。

dd2a2bb6b7314ca78dee17be88849cd4~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7685459&x-signature=LZxhmv8%2F9hFyEaD3cpmz7SlRe8A%3D

国家正在关注就业率低的专业的动向,这与国家重视招收研究生和大学专业设置密切相关。近年来,教育部鼓励各州、各市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分析,提交当地高校急需紧缺的低就业专业名单,作为优化专业能力的参考。结构。

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委下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号文,到2025年,优化调整20%左右的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优化一批新增学科专业。对其进行调整。建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取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部门、专业设置。停止注册并限期整改,未来重大调整的频率将会加快。

在政策引导下,大学专业正在调整,正在进入集中期。

大学专业正在“洗牌”

今年7月以来,多所高校联合正式宣布撤专业,其中四川大学广播电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材料化学、电子等31个专业一次性全部撤。科学技术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四川大学停办专业的决定并非一蹴而就;回顾该校历年普通本科招生专业目录显示,2020年之前停办的专业几乎全部停止招生。至少6年。根据文部科学省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连续第五年暂停招生,无在校学生的专业原则上应休学。

除四川大学外,其他高校也在进行重大调整。例如,天津科技大学计划停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等8个专业,西南交通大学计划停办网络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等7个专业。三个环境专业:乡村规划、人文教育、海洋资源……

从更大范围来看,全国高校取消本科专业的步伐也在加快。

根据教育部近五年(2019-2023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个结果显示,共有4284个本科专业被取消。从总数来看,重大取消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2019年仅取消367个本科专业,到2022年取消本科专业总数将达925个,2023年取消的专业点数将进一步增加至1670个,创历史最高水平。

d1b9c27baeee43bc819e076cdf57ba5d~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7685459&x-signature=BNiTkJ26F2u6pIvNgOfOYKoL5Mk%3D

按专业分,2019年至2022年取消的本科专业最多的是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共有89所大学取消了该专业。一度热门的公用事业管理专业位居第二,有88所大学取消了该专业。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市场营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广告学、教育技术、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设备、生物技术等专业也出现较高跌幅。退学专业前10名。

05d5ba0095fd4129b5dd735b65fc4ce7~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7685459&x-signature=%2Bh%2B%2FZVFF3%2FeuHkRD6wFId4VPGwM%3D

理性地进行“加减法”

大学取消专业最直接的原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

虽然一些新兴领域和热门行业在当时看来很热门,但很多行业都有一定的发展周期,相关人才的市场容量也有限。高校集群增设相关专业,很容易造成同质竞争和人才短缺。

以公用事业管理专业为例,社会层面对该专业的职位需求量越来越减少,2019年比2018年下降31%,2020年比2019年下降31%。下降了37%。同时,由于专业内容与实际就业市场脱节,许多公用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有限,求职缺乏竞争力,逐渐被淘汰。

除了考虑学生就业和社会需求外,许多专业因学校的定位和发展而成为停办的候选专业。 21世纪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宾奇表示,无论一个专业多么受欢迎,该专业的设置与学校的教育定位不符,学校不能允许它利用现有的课程。学校可能会考虑取消该活动。立足学校管理定位,突出优势特色,集中资源打造比较优势,停止在重点领域片面追求“规模化、综合化”,也是理性选择。

虽然大学动态调整专业很正常,但一些停办的专业与剩余专业有很多重叠和相似之处。重新表达重大活力的创新迭代。智能海洋装备、材料智能技术、横向工程等新专业,顾名思义,前沿性强、学科交叉性强,具有明显的交叉融合能力。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育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大观也表示,高校要建立自我调整机制,积极招收专业人才。我认为有必要对员工进行晋升。我们通过更新课程内容来促进变革,并通过重组我们的知识体系来促进专业发展和纪律。异花授粉让新职业的“新”名副其实,避免了新瓶装旧酒。

教育部的文件要求也体现了“提高核心环境质量,引导高校做强优势特色专业,避免简单跟风”的趋势。从2023年起,大学在申请增加专业时需要提前申请,第二年才能正式申请,大学对增加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和研究是必要的。来展示。

大学要应对新时代的挑战,不仅要增减专业数量,还要考虑社会发展趋势和对公务员的期望,更要坚守学生的初心。需要意识到存在。 -以教育为核心并强调人力资源开发。通过进行正确的预测和研究,并关注未来,您也许能够避免“热门专业”退出和新“热门专业”引入之间的循环。

结尾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