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高考百科

后亚运“浙”一年,体育的精彩蝶变写在杭州亚运会举办一周年之际

小条 2024-09-24

钱江的潮水吹走了一年中的时光,桂花的香气带回了金秋的平静景色。

2023年9月23日,圣火点燃,标志着杭州亚运会盛大开幕。回顾过去16天的激情日日夜夜,亚洲健儿齐聚杭州,展示竞技体育之美,谱写亚洲文明篇章,记录一个又一个精彩。这些经典感人的瞬间,也伴随着“潮流达人”改造的小明星,在亚洲奥运会的璀璨群星中熠熠生辉。

对于石大地来说,亚运会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一个故事的结束,而是新征程的开始。今天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是杭州亚运会开幕一周年。一年来,我们不断书写亚运城市的光荣与梦想。不断扩大亚运媒体的整体影响力,谱写了强劲发展的篇章。

1e5c2be4513d4b2f9367039637c1d274~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7715256&x-signature=qBOvf2thX5LHJpGtToY2rHHtAq8%3D“浙江”年将是体育赛事盛行、城市繁荣之年。

今年,杭州乃至全省竞技精神活跃,连续出现“赛事黄金周”。今年年初,公布了1个赛事城市和11个新赛事县,包括网球、羽毛球、攀岩、棒垒球、空手道等。活动经济持续升温,活动独特且充满活力。发展浙江经济。宁波将陆续举办WTA宁波公开赛、2026年世界举重锦标赛、2024-2025年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加快扩大“赛事之城”的国际影响力和不断提升竞争力。温州“冠军城市”实力雄厚,“足球强城”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世界龙舟名城”的金名片不断擦亮。温州将创建赛事体育“体育名城”提上日程绍兴每年举办大小型棒垒球赛事,“球”点亮城市,建设“体育城” “棒球垒球城”的动作非常优美。

“浙江”年是体育产业持续发展的一年。

随着亚运会的举办,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风水宝地”浙江省。积极打造产业国际化高地的浙江大地,也在利用自身资源捐赠,充分利用体育产业的“富矿”。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高了浙江省体育赛事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也为体育品牌国际化铺平了道路,为浙江体育制造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可以说,亚运会是浙江省体育品牌受到国际关注的导火索,但也可以说,这些受到国际关注的企业也以亚运会为契机获得新生。目前,浙江省已成功创建22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项目),认定了10家全省体育服务产业龙头企业。富阳/淳安、宁海、江山/开化等10个地超10亿元的体育用品制造集群正在蓬勃发展,体育企业正在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跨越。制造业”。

62a8979867a04bd798a9d1b6413a0c1c~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7715256&x-signature=V8HKil3yD0t%2F2YNaxv5NPyHYWRc%3D 浙江体育数据地图

亚运会给浙江带来了“特别关注”,提高了知名度,也提供了很多机会。浙江省多地借亚运会和体育热潮的契机,积极盘活当地资源,以体育为媒介,实现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不少乡镇也吃上了“运动饭”。此外,空中运动、水上运动、冰雪运动、马术运动等诸多高端时尚新项目也在这里培育和发展。面对体育国际化的趋势,浙江也将发展更多的“体育+”复合型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赛事与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

“浙江”年是国民体力快速增强的一年。

54个亚运比赛场馆为杭州亚运会各项赛事的精彩制作做出了贡献,而在后亚运时代,这些亚运场馆将被赋予更加多元的价值。这是在县政府的业务报告中写的。从去年的亚运会到今年的奥运会,全民健身热潮不断高涨,大大小小的国际赛事在浙江各地举办。今年以来,杭州市体育局已将全市60个公共体育场馆(其中16个列入省民生工程的亚运场馆)纳入开放惠民范围。年。 7 月份,包括春节期间,超过1140 万人使用该服务。法定节假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a40bb1281a2f499aa261ce69018b6b03~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7715256&x-signature=lIFCKKzICwAU0VqUBbhfggvxX3I%3D 如果说亚运会场馆是全民健身的“大动脉”,那么围绕公众的体育场馆就是“毛细血管”。到2023年底,浙江省将新建体育公园、足球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人民体育馆等民生实事项目1100个,推动地(市)“一体育”实现。 “1场2场”的渗透率。和地区)达到56.7%。出门在外10分钟内即可到达健身房或运动场馆,包括遍布各处的体育公园、健身广场。在浙江省,外出锻炼已成为常态。随着国家迈向人均体育场馆空间3.0时代,高品质的“10分钟健身圈”正在建设。 “全民健身”对于浙江人民来说是看得见、具体的生活形象,早已融入城市生活的脉络。

体育赛事遍地开花,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体质蓬勃发展……亚运会后一段伟大的故事就此展开,描绘出接下来的宏大而史诗般的故事。

体育报记者谢家伟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