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高考百科

柏拉图:西方哲学的掘墓人?柏拉图?

小条 2024-10-10

欲了解一个民族的命运,必须先了解其性格。

想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性格,首先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

想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民族哲学。

但如果你想了解西方哲学,你首先需要了解柏拉图。

著名哲学家怀特海说:“可以肯定地说,西方哲学的整体特征就是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现代哲学家波普尔说:“人们可以说西方思想是柏拉图式的或反柏拉图式的,但决不是反柏拉图式的。”

两千多年前的古人能够统治西方哲学世界这么久,这不仅是一个奇迹,同时也让无数西方哲学家感到无比沮丧。柏拉图对西方历史、文化、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如果你想了解西方世界的各种情况,例如政治,你必须首先了解柏拉图的思想。

一、哲学的价值

哲学决定思维,思维决定逻辑,

逻辑决定文化,文化决定教育。

教育决定素质,素质决定组织。

组织决定政治,政治决定经济。

经济决定军事,军事决定历史。

因此,哲学是基础,历史是目标。如果你不懂哲学,你就无法谈论历史和所有其他学科。中国古人要求学者“经史结合”,这不可能是谎言。哲学是经典的、基础的。放弃基础而追求薄弱的学者最终会浪费时间并误导他人和自己。

大学明确规定:“一切都有开始和结束。一切都有开始和结束。如果你知道顺序,你就可以走捷径!”

2、第一哲学是哲学。

第一哲学—— 形而上学本体论是所有哲学的命脉,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中国哲学是决定宇宙本体论的“回归本源”,也是印度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的命脉。

哲学的本质可以说是这样的,从近代西方世界强调哲学研究必须首先建立“不可动摇的基础”,一直到整个德国古典哲学强调并强调“最高原则”。'' .任何哲学家都必须对第一哲学的本体论有清晰的阐述。否则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哲学家。

不谋天下者,不足以谋地区。

不为永恒做打算的人,也无法为一刻做打算。

不追求道法的人,没有资格追求学问。

所以,严格来说,哲学是第一哲学。如果你不掌握本体论,如果你不知道“道”的存在,你就什么也不懂。道无善无恶,有善有恶。第一哲学的混沌层次是宇宙的最高范畴。它是绝对意义上的不变的存在。

第一真哲学讲的是——宇宙的起源、实在的存在、存在的实在。它是世间万物的本源,是一切法则的秩序,是变化的母体,是生死的本源。它不能生、不能灭、不能增、不能减。善良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天道能生万物,亦能杀万物,但生者不能生,死者不能死。没有时间、空间或变化。这是整个宇宙和每个人自己。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持续和永恒,这是第一。

因此,中国哲学认为:观天之道、持天之道已成!

天道是第一哲学,认为天道无仁,至善无仁,大爱无爱。在第一种哲学中,没有区别。如此一来,一切善恶、善恶,都将被消灭。

3.吊唁之词

在古希腊众多伟大的哲学家中,只有柏拉图被授予“神一样的”称号(, der gttliche Platon)。

然而,柏拉图、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对第一哲学的理解都存在重大偏差。他们把形而上学的本体论理解为形而上的“善”,并认为“善”是最高、最重要的东西。完美是世界的原始动力,是万物的原型,万物都是善概念的复制品。不幸的是,现实并非童话。因此,柏拉图哲学的逻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和分裂。

柏拉图著名地将巴门尼德的“本体论”改为新术语“观念论”,并利用这种“以果子狸换君主”的方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伪哲学体系。形而上学的“存在论”。用“善”代替形而上的“道”,用观念代替存在。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错误却愚弄和迷惑了西方哲学数千年。西方哲学、文化、历史、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社会问题都与柏拉图的偏差密切相关。

后世的柏拉图主义者和基督徒在三次十字军东征中宣扬“谋杀是对上帝的补偿的必要形式”,并用鲜血记录了屠杀后“获释”的人数。他还将他们的尸体堆放在方塔中,以纪念自己拯救了他们的灵魂。

西方人感谢印第安人的方式就是对他们进行有系统的灭绝。中国人之所以觉得不可思议,是因为西方文化一切错误思想的根源就是柏拉图分裂的“意识形态”思想。因为他们感恩的对象是神,而不是人。基督教神学的上帝是柏拉图理念论的变形。

4、挂着羊头卖狗肉

只有孔子知道像邵正茂这样“以谎自卫”的人的血腥恐怖。孔子掌权后,第一件事就是杀掉他们。

“良言不可信,信不美。”我是唯一理解“良言”伤害普通人的悲剧的人。我无奈,骑牛无影无踪。

苏格拉底曾深入研究智者诡辩的本质和最高洞察力。苏格拉底唯一的工作就是与他在雅典街头遇到的每个人讨论道德和伦理哲学。据柏拉图回忆,其结果是,一大批人,特别是年轻人,不仅没有学到真善美,反而学会了诡辩,热衷于“把坏事说得好”。据说他开始做坏事。他做了一件坏事,苏格拉底,这样他才会被指控“毒害年轻人”而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当然,他无与伦比的口才引起了人们的嫉妒,最终他被判处了死刑。

哲学家必须有洞察力。苏格拉底有很高的语言能力和雄辩的口才,但他没有理论成就,尼采说,“苏格拉底提出了成千上万的问题,但他没有一个能回答。”没有。

事实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虽然名义上反对智者诡辩,但实际上是同一类型的。

实事求是是判断人类正常逻辑的标准。智者派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无视基本逻辑,吹嘘“人是万物的尺度”。主观优先于客观是确定精神分裂症的黄金法则。这是因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脑的认知能力还不到宇宙现实的十亿分之一。人类需要时间才能完全了解宇宙的规律。这个时代只有谦卑的余地。谦虚意味着实事求是、逻辑客观。孔子说:“知之为知,不知之为知”。

苏格拉底说:“智者是正义的尺度。”但问题的关键是谁决定谁是明智的。换句话说,“标准是什么?”

柏拉图聪明一些,但他把巴门尼德的本体论当作自己的新套装,仍然包含智者理论的内容。他认为只有哲学家王才能统治一个国家,当然这个哲学家王一定是微不足道的。他和我是唯一知道如何和平稳定治理这个国家的人。我是治理国家的标准,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治理国家。

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而其他人都错了,那么傲慢、自恋、独裁、统治、统治、伤害和种族主义都会在这里滋生和生长。

西方的哲学、文化、思维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所有西方科学都共享这种基因划分。

5、善恶并存,道身不动。

柏拉图在西方哲学中划分了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本体论是一种理想,理想是善的,但两者无法融合,因为现实中有恶。结果,西方哲学完全分裂,至今仍无法整合。

巴门尼德的本体论是存在,它包括好与坏、许多好与坏、一体一功能。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是道,没有善恶之分。这两种哲学体系从来都没有脱离现实世界。

尤其是老子对善恶道德观念有着清晰的认识,并在《道德经》中提出:这不好。 ”

因为从个人自我的角度观察世界有好有坏。然而,从道家的自我角度观察世界,善恶却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固定的道德伦理和善恶、是非观念只有相对重要性,没有绝对价值。善与恶并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无法以主观认知能力充分认识客观世界。你认为的善是你主观的善,而不是客观的真善。

善恶概念属于本体论,属于形而上学。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延伸,正确与错误的标准不断变化。而且变化无穷无尽。有时好会变成坏,有时坏会变成好。这就像因祸得福,根本不是福气。故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包括阴阳,道包括善恶。善恶虽变,道却不变。

认为是非已定的人,要么极其邪恶,要么极其愚蠢。于是,刘娥走遍天下寻找帝国衰落的原因,发现世界上十件大事,有三四是奸臣造成的,十有六七是奸臣造成的。发现了这一点。不拘一格的绅士们。 ”

是非判断属于人类道德伦理的范畴。这是较低层次的形而上学。人类道德伦理的具体规则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说是绝对意义上的不存在。

老子:“善又怪,善又妖,谁知其极?”“不敬善,人不争。”

巴门尼德严肃地发言,告诫后来的学者: “现在让我告诉你(你必须相信我的话),只有几种可能的研究途径。”这是一条肯定的道路,因为它遵循真理。另一种是存在的东西不存在,而这个不存在的东西必然存在。如果你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你将永远不会知道任何事情。是不可能的)。 ”

道体是一个完整的、永恒的、独特的、永恒的存在,将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一切不存在的都是幻象,永远存在的才是唯一的真理。放弃本初哲学去学习世俗知识,就像竹篮打水,却徒劳无功。有是道家的范畴,无是现象世界。两者不应混淆。巴门尼德认为,只有从第一哲学和道家存在的角度来认识宇宙万物,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洞察力,这就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相反,通过混沌的形而上学世界来理解世界,我们什么也学不到。这就是意见的道路。

柏拉图在整个哲学中对本体论的表述总是二分的,有时他称之为“固有的实在性”(《巴门尼德篇》、《国家篇》),有时他称之为“否认不存在的本体论”(《菲利布篇》、010)。 -30000),而同一对话中频繁出现的具体解释也存在缺陷。

后来的一些哲学家奇怪地说:“柏拉图创造的形式哲学必须从形式哲学之外去理解。如果仅仅从形式哲学本身来理解,那就只能起到推翻形式哲学的作用。”人们已经注意到了。 (叔本华《高尔吉亚篇》)

柏拉图对善与美的定义,事物的逻辑与辩证法也十分扑朔迷离。柏拉图的诡辩如下。其他一切都以这个名字命名。相似的事物之所以相似,是因为它们相似。因为伟大的事物共享伟大。它变得美丽,因为我们分享正义。 ”

柏拉图之所以困惑,是因为他的知识是分裂的,他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摇摆不定,他不知所措。宇宙的存在是永恒不变的,它是混沌的,没有阴阳之分,永远不变的。而且,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不可能永远存在。这两者怎么能混淆呢?

因此,对于一个真正的哲学家来说,语言不必华丽,逻辑必须清晰,本体必须清晰。

只有弄清楚柏拉图的思想,我们才能进入哲学之门。否则,如果你是一个穷人,你永远不会知道真相。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