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在传统汽车公司的思维中,营销是事后的想法,可能要等到产品完成其SOP 后才开始。到目前为止,研究和开发是主要责任。传统汽车公司的营销部门会审视他们从研发中学到的东西,并思考如何销售它。这是因为车企在营销层面,“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追求别的”、“只考虑短期不考虑长期”、“只做事”。思考未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经常采用“思考”策略。水平方向,但垂直方向不行。 ”
华为显然不这么看营销。这与华为从2B市场到2C市场积累的经验有很大关系。
在早期的2B市场,卖家必须根据运营商的需求快速调整产品研发,以保证产品竞争力。这将保证华为的整个研发过程真正与市场对接。
华为很早就学习诺基亚,成立了GTM(Go to Market)部门,完成从产品研发到上市的流程。这意味着营销可以更快地参与到整个产品流程中。随后,华为从市场角度出发,在IPD流程的基础上创建了IPMS(Integrated Product Marketing and Sales)流程。这对应着市场方也可以进行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管理。
这将使营销部门、产品部门和其他营销人员能够利用更合理的评估指标将华为的营销实践为“管理方法”,并实现部门之间的横向协作。与财务和运输等支持部门的沟通有助于创建可复制的标准。
华为的GTM和IPMS方法现已被认为是创建流行产品的标准流程,不仅在手机业务中得到了成功验证,而且在汽车市场中也得到了成功验证。 ——文杰M7和文杰M9都是典型案例。于是,向华为学习最积极的理想汽车开始推行GTM流程,而引入华为管理团队的迪氪等新兴势力也在推动GTM。
虽然华为本身的营销策略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名称,但毫无疑问,工程理念是华为营销的关键。得益于非常清晰的营销工程框架,就像大楼的地基一样,华为能够调动横向资源进行“饱和营销”,这充分体现了华为的营销工程思维。
2.营销工程的两大好处
我相信,华为营销工程理念的好处不仅仅是上述的“饱和度分布”,下面两点其实是最重要的。
首先,正确管理你的目标和进度。
二是快速反应、快速解决。
如果您曾经装修过房屋,您就会知道,良好的装修过程是遵循既定目标的过程,并且不会因过程中突然出现的意外而中断。该过程的细节是灵活的,但是是通用的。方向无法改变。如果不这样做,将会显着增加工程的整体成本,阻碍工程的进度,最终让您对装修后的家不满意。
装修期间你最容易遇到的问题是,某些环节会突然“诱惑”你在这儿加一点,多一点,到最后成本就会比预想的高很多。它超过了。然而,结果并没有显着改善。您最有可能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流程管理不当,施工日期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延迟或跳过,最终使施工团队感到困惑,并使您对房屋不满意。能够得到它。
为此,您需要能够在开始装修之前明确您的装修风格、预算和施工进度,并与您的主管、设计师和施工团队设定适当的目标。例如,这些基本目标策略不允许您自由更改预算或解散施工团队。否则,执行过程就会出现明显扭曲,最终结果与预期存在差异。
自从接触华为以来,华为在营销过程中一直非常善于管理自己的使命目标,比如高端、智能、前沿的技术要求,并且有非常清晰的管理。
无论GTM还是IPMS,华为始终践行4P理论作为其营销策略的核心,基本聚焦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而没有采用STP理论(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究其原因,可能是在华为母品牌的保护伞下,华为在各个细分市场的目标选择和市场定位很大程度上是确定的。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产品引入华为所处的高端领域。关于如何将尖端产品融入到华为的高端细分领域,引入到产品中,实现产品高端化。
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接下来的步骤就基本上是例行公事了:什么时候发布信息,什么时候上市,什么时候试驾,什么时候上线微博KOL,什么时候传播信息,一切都很标准,包括什么时候。启动科威特石油公司。互联网和ICT 公司流程。即使是小米这样的公司,也能提前100天完成标准化的营销策略,从上线到上线,每天的热搜都一样。
为了清楚地解释华为的营销工程思维,以华为8月至10月对鸿蒙智行的营销策略为例。
8月26日起,鸿蒙智行发起一系列营销攻势。一是文杰M7 Pro上市、智杰R7首发,鸿蒙智行全系列参加成都车展。接下来的一周,华为安排了智杰R7的静态实拍,9月10日,华为旗舰手机Mate信息并开始发布静态实拍内容。 9月20日,华为三折Mate XT正式交付,9月24日华为召开智杰R7发布会。
此后,智捷R7的试驾会将持续至10月1日。智杰R7的全部试驾信息将于9月30日发布,鸿蒙智行也将于9月27日对智杰R7进行权益调整。 10月1日,当智捷R7展车抵达门店时,智捷R7的订单如潮水般涌来。
这期间的另一个插曲是,华为在9月底举办了“祥杰S9机箱测试开放日”活动。华为没有明说,但大家都知道这是对本月初一些争议的回应。与此同时,香街也收获了S9的人气。而这些还不包括余辰东9月份的几次直播、麦登专访以及明星活动。
上面的总结似乎清楚地表明了华为的经营风格有多么夸张。几乎一个月的时间都充满了华为的活动,密度是其他车企的数倍。这还不包括其他车企与华为乾坤的合作,“华为”品牌将继续出现在发布会上,进一步提升华为的影响力。
在外界看来,这是典型的华为“饱和营销”,但我还是强调,将华为的营销简单地理解为饱和攻击显然是错误的。该系列背后有非常高效的“工程思维”。策略。
我们先来看看智杰R7的上市过程。可以看到,华为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般车企三到六个月的工作量。
首先,智捷R7的上市流程依然遵循汽车行业标准的三步流程。首先是外观和内饰的首次亮相,以及核心卖点的披露,包括纯种旅行平台和双800规格。按照该系列的标准,第二步正式推出产品并公布价格。第三步是试驾产品并带动消费者到店。
我们可以看到,华为推迟了智杰R7的试驾,只在市场公布价格后才进行试驾,同时华为将智杰R7的静态版一分为二。一是成都车展的公开节点,一是9月10日的三场发布会,其中将包括华为全场景的部分产品。
可以说,智杰R7的整个上市过程,充分展现了华为在整个营销过程中横向拉动的能力。
智杰R7的两次首发将在文杰新机M7 Pro和华为三折手机Mate上亮相,后者将获得华为双保险。即便文杰新款M7 Pro无法带来智杰R7那么大的人气,但接下来的华为三折手机以及五座版文杰M9自然会吸引不少流量。对于传统车企来说,不可能将同一品牌的两个不同细分市场的产品结合起来,更不用说像拉通这样的跨行业产品了。
而且由于价格发布是“趁热打铁”完成的,智捷R7可以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从发布到发布的整个过程,整体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足够高。
事实上,华为已经多次使用过类似的策略,比如去年新款M7之所以能够实现翻身,就是因为华为在Mate60上的先锋计划以及自研芯片的突然发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M7 公路行驶中。再比如文杰M9的发布,在2024年到来之前,华为宣布ADS 2.0城市NCA将全面推广。他还表示,华为自研芯片项目将会成熟并实现商业化。这将比汽车展示会更令人兴奋。
3、华为的营销工程注重细节
华为营销工程方式的另一个特点是高效协同,这是传统车企无法模仿的。这也是工程中的一条重要法则,“破窗理论”。如果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可以避免进一步的负面后果。工程问题必须及时解决。
这种快速调整策略也可以通过一些小例子来清楚地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据报道,智杰R7的发布会原定于10月左右,也就是华为三场发布会之后的一个月。不过,华为暂时调整了发布会时间,将发布会活动移至试驾前,发布会后连展车都没有到店。
华为并没有透露时间调整的原因,但对我来说很重要的原因是,智杰R7的价格区间在25万到30万元之间,而且在这个价格区间我猜有直接的竞争对手。两件事。 ——至尊氪7X和AKr7X将在国庆前推出,因此华为决定将智杰R7的发布日期改为9月24日。同时,国庆假期是销售旺季,也是门店客流量最多的时间,所以我们提前在门店上线智杰R7,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数量。
另外,在智杰R7发布之前,由于谍照被工信部曝光,网上对智杰R7的造型不太满意。不过,对于智捷R7这样售价30万元的产品来说,外观才是最重要的卖点。因此,华为营销团队迅速启动了时尚营销策略,比如邀请时尚杂志拍摄、调整智杰R7的拍摄角度等。为了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认识智杰R7,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还表示,他特地调整了智杰R7的尺寸和体积优势,拉开了与特斯拉Model Y的差距,让消费者更容易认识智杰R7。产品如。介绍捷R7。
华为营销策略快速转变的另一个迹象是,智杰R7上市48小时后人气未达预期。随即,华为将调整智捷R7的权益使用方式,直接延长之前12000元的免费选项金额,以便可以用来抵消之前花费20000元安装的100kW CATL电池。这个小小的资本变动,直接让智杰R7成为了30万元价位的热销产品,拉开了与极氪7X、艾维塔07在定位上的差距。
很多人不理解华为在营销上的快速反应,但这正是华为工程思维在营销上的体现。有些人将“工程”理解为日渐僵化,但实际上,真正的“工程文化”需要灵活性和快速影响力。灵活的变化更能体现华为在营销方面的工程思维,因为项目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快速解决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工期和目标的完成。
再比如,华为在面对祥杰S9争议时,其响应速度几乎可以与小米打造的“每日解答用户”相媲美。
9月初,享捷S9不得不面临舆论逆转,但华为很快控制了局势,余承东亲自直播回答问题,但这显然还不够。因此,在9月10日华为全场景发布会上,余承东关于汽车产品的开场演讲就是享捷S9的驾驶体验,将享捷S9的底盘定义为“舒适易驾”。或许发布会上并没有直接说这段话是为了回应市场争议,但大家都知道,这段话其实是为享捷S9“定下了基调”。
很快,享捷S9选择在襄阳测试场为数十家媒体开展一系列底盘测试活动,聘请专业赛车手进行直播,还聘请了德国华为的工程师来到现场。华为的目标非常明确,清楚地阐述了华为对享捷S9机箱的理解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华为在近20天的时间里,推出了一场比较大规模的活动。鸿蒙智行并没有表示与翔捷S9机箱的首发日和首场争议无关。 —— 对于一般汽车公司来说,这种效率被夸大了。这种效率带来的好处显然也是营销工程的重要体现。这意味着快速识别问题并解决它们,以便您的目标和将产品推向市场的进度不受影响。
事实上,华为在营销上做了很多快速营销,并没有投入很多资源,也并不总是追求“大开大合”的营销。这些小细节的积累就形成了“饱和营销”策略,实际上让华为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度迅速提升。
外人看华为的营销几乎总是平庸。就像听余承东的发布会,直接讲PPT一样,只是背诵而已,但华为却可以在终端市场创造奇迹。你想一想,这是因为华为在营销方面非常有条理,目标非常明确,这是一种工程思维,基本面和目标管理足够清晰,这是有原因的。然而,华为的营销并不是那种只注重大局而忽视细节的营销;它非常注重细节,并确保营销工作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一旦出现偏差,就立即纠正。
aBAt7EcCUA%3D" alt="24c9aa876bab4e54a4f9eafd813a3aa7~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163423&x-signature=6f%2BriR2NXUKnqyKYpaBAt7EcCUA%3D" /> 这大致就好像华为的营销就是修一栋楼,目标是很明确的,修筑的方法也很成熟,唯一要做的是在修建过程中可能有各种意外让大楼可能发生偏移,而华为的要求就是出现了偏移就要立刻精确修正,这样才可以确保大楼能够按照预期建成。网友们所调侃的“遥遥领先”,并非华为真的掌握了什么“外星科技”。就如同他们在技术上的进步和取舍一样,华为的营销,也是在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工作。只不过华为的持久力和细节的把控,真不是所有人都能学得来的。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