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经济数据。我国GDP总量突破126万亿,比上年增长5.2%。从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的最大动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2%。个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5%,拉动GDP增速4.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投资相对有限。全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但在过去两个月有所放缓。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惊讶,称既然2023年我国GDP将突破126万亿,GDP增速达到5.2%,为何与大多数民众提出的情绪不符呢?从公众的角度来看,统计预测到2023年,失业率将上升,生意将变得越来越困难,企业将裁员并削减工资,消费需求将萎缩。经济数据。对此,有业内人士解释:
首先,2022年全国消费基数极低。
2022年全年都受到传染病的影响,很多人失业,收入减少,有时只能宅在家里。日常消费需求明显下降。数据显示,2022年消费零售额增速为-0.2%。正是因为2022年全国消费基数较低,所以以2022年为基数,2023年同比将获得优异的消费数据。当然,2023年的消费数据肯定会比2022年好很多。这主要得益于疫情缓解后中低端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不过,消费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其次,富人将是2023年消费市场的主力拉动。
当2023年疫情缓解时,富人将开始报复性支出。数据显示,去年富人花钱最多的五个领域是游艇、飞机、美容护肤品、高档香烟、酒、茶叶、奢侈品和名校教育价格。飞机和游艇增幅均超过6%,达到14.8%的增速。
正如曹德旺先生所说,目前全国只有2亿人有购买力,剩下的12亿人基本没有购买力。当然,普通人无法意识到富人拥有高购买力,从而增加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三,只有国有企业和一些高科技民营企业是盈利的。
去年只有国有企业和一些高科技民营企业盈利;大多数民营企业就没那么幸运了。国资委数据显示,去年1-11月全国国有及国有企业利润总额达到4.12万亿元,同比增长7%。一些民营汽车企业,如比亚迪、吉利等,由于富人对汽车的需求集中,业务也快速增长。然而,去年虽然少数国有企业和一些高科技民营企业实现了盈利,但大多数民营企业却陷入困境,无法增加员工工资收入。
从我国公布的2023年GDP数据来看,去年消费对GDP的贡献最大。不过,大多数人感觉去年收入增长有限,个人支出也不是很强劲。为什么GDP增长数据与公众认知存在差异?
对此,我们认为,2023年传染病疫情缓解后,普通家庭的消费支出相对2022年肯定会有所增长,尤其是中低价品类的消费支出。因此,消费同比大幅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去年富人进行报复性消费,对消费的贡献最大。当然,去年国有企业和一些高科技民营企业实现了盈利,但大多数传统企业表现不佳,所以GDP增长数据与公众的感受有所不同。
资料来源:无常金融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来源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采取行动。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