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高考百科

哲学的最高追求是什么?为何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始于闲暇与惊奇?

小条 2024-10-16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哲学始于休闲和惊奇。”

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以及如何证明的呢?今天我们开始正式介绍亚里士多德的经典巨著《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为很多人所认同,但很少有人系统地解读这本书《形而上学》,我认为这本书非常重要。现在,我们就逐章解读一下本书的内容。如果喜欢的话请点赞并立即保存。

5e05f192f73d4f4e9f14e9f0cda9d2d1~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619224&x-signature=AdUCKv2GnDj3LvYI1aqzPCvxoFQ%3D

亚里士多德在本书的开头说道: “寻求知识是人类的天性,人们对感官的热爱就是一个例子。”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第一句话,但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老师柏拉图都把我的思想与文本分开了。这是因为柏拉图曾声称“情感不可能是知识的源泉”,而知识先于经验和情感而存在。

柏拉图提出理念论来区分现象世界和理念先于现象的世界。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的起点是人类的情感、经验和现象,但他也认为好奇心是人的本性,好奇心驱使我们寻找情感背后的原因。这是人类智慧的开始。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哲学始于闲暇和好奇;换句话说,哲学始于闲暇和好奇心。”

0c6b3356a3a746e6a3567f47c54df1bc~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619224&x-signature=2XOrz8I6pTayuvJM4EKy0lfw504%3D为什么哲学要从闲暇和惊奇开始?首先,亚里士多德将人类和动物的能力分为四个层次:情感、记忆、经验和知识。我们谈论的是抽象的理论知识。我觉得这可以理解为知识。

亚里士多德说,所有的动物都有情感,有些动物除了情感之外还有记忆。但人类不仅有情感和记忆,而且还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塑造我们的经历的能力。经验是如何形成的?

经验来自于对同一件事的许多记忆。例如,师傅教徒弟制作木凳,徒弟看了几遍就学会了方法,能够模仿制作木凳。然而,虽然经验只是记忆的重复,但大师也可以利用木匠的知识和理论来制作桌子、门、窗、床和其他器具。

052387dd3a7146b88da4b53dca254657~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619224&x-signature=k8jQZxksGeLR%2FvqyanUO9Qizk7I%3D经验和知识之间有四个重要区别。首先,经验是为了实践。这只能依靠经验来完成。但知识并不是像木工背后的几何或数学理论那样的抽象理论。因此,亚里士多德说,只有满足了基本的日常生活需要和休闲娱乐,人们才有闲暇学习知识。这就是埃及创造数学知识的原因。因此,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始于闲暇和惊奇。

经验和知识之间的第二个区别是,经验总是个人的,是从记忆中总结出来的,而知识是普遍的,而学徒期间我知道如何制作门窗,但我不会制作门窗,因为我没有经验这样做。一旦掌握了木工背后的数学和几何原理,它们就可以应用于制造任何一般工具。经验是个人的,但知识是普遍的。这是第二个区别。

b602dcca486041a0a2def57510d40bed~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619224&x-signature=re3k6HknybDQuTprQPX78XBT0lg%3D

经验和知识之间的第三个区别是,情感、直觉和本能,包括经验,不能被传授或不能广泛传授,而知识可以广泛传授。除非有大师将制造工具的理论整理出来,提炼出来,否则只能一一传授弟子,技术无法广泛传播。这是经验和知识之间的第三个区别。

经验与知识的第四个区别是最重要的,亚里士多德说经验只是记忆的模仿,而知识却包含了事物形成的原因,这就是表象与本质的区别。学徒可以模仿师傅制作木凳,但师傅有木工的理论知识,知道背后的原理。因此,亚里士多德说,有知识的人比有经验的人更有智慧。因为有经验的人只知道事物是这样的,而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我们主要依靠我们的感官来体验个体事物,但我们的感官并不能告诉我们事物发生的原因。

例如,我们不知道火为什么是火,只知道火是热的。例如,孩子可以模仿父母移动椅子,但孩子不知道移动椅子背后的强烈原因。凳子。这是亚里士多德对感觉、记忆、经验和知识四种能力的区分。亚里士多德的知识是一种抽象的理论知识,没有实际目的,包含了事物形成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说,所谓“智慧”就是对某些原理和原因的认识。上面的推导过程非常精彩,可以反复观看。

68cb3b5c806242599c40d6f1ae157080~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619224&x-signature=hwlXHp5L2ZAT18bpXrOxB9lcLPA%3D

云的移动有不同的原因。风的存在是由于大气压力的变化。 “第一因”是万事万物的起因。这个第一因是基于它自身的,不需要通过任何其他东西来认识它自己。其他事物是通过第一因而得知的。这个第一因是一切事物的起源,通常是自然的最高原则。

亚里士多德说,第一因是最高程度的普遍知识,是我们最需要了解的东西。如果你知道这一点,你就会知道一切的原因。 因此,亚里士多德说,所有科学中最准确的是研究“第一因”的科学,科学不仅可以理解为我们今天的科学。但也作为一种更普遍的哲学。

c6ff096f3336413287a13de60e252922~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619224&x-signature=sFDhBiCC9Kw%2FmzE88XaQg9qMXjI%3D

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例如寻找第一因,不是一种实际目的,而是人们为了摆脱无知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类不仅满足于情感、记忆和经历,而且对它们背后的原因也很感兴趣,随着他们的不断思考,他们发现自己对月球、月球等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太阳和星星的变化,以及万物的创造的问题。困惑而好奇的人会觉得自己无知,并不断地进行哲学思考,以摆脱无知的状态。

所以我们搞哲学是为了避免自己的无知,而不是为了任何其他的实际目的。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只有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时,你才能继续思考和探索。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因为这样的人不是为了别人而存在,而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存在。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观实际上与康德的自由观相似。

b0b92cd6709941e99e6fcdff7aa75941~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619224&x-signature=htrJflxymAjNy7vTFVvWnbb6qOQ%3D

康德说,自由不是做你想做的事;真正的自由不是做你不想做的事。因为一个真正自由的人不是为了服务于外部或他人的目的而存在,而是仅仅为了他自己的目的而存在。康德说:“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其实这也代表着类似的想法。

这部分的后半部分,亚里士多德认为上帝是第一因,这部分可以忽略。那么今天我介绍的是第一卷《形而上学》的部分内容,但是亚里士多德说哲学的目的是探索“第一因”,这也是关于“第一因”的知识。对哲学的最高追求,也是我们最应该了解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