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命令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减少其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行为。这次,我们在讲解了行政处罚的种类和程序之后,为大家分享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的实用知识,避免在受到行政处罚时陷入不利的境地。
行政处罚主要有人身处罚、财产处罚、资格处罚、行为处罚、谴责处罚五种,具体处罚方式有区别。
行政处罚的具体类型
个人处罚包括行政拘留、拘留和驱逐出境以及禁止入境。这里我们重点讨论一下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是指公安机关短期剥夺个人自由的行政处罚。日复一日。
此外,14周岁至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16周岁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首次违反安全控制行为)、7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怀孕或哺乳期以及不服者将不会受到行政处罚。一名妇女带着1 岁的婴儿。
财产处罚包括没收和罚款。没收是指没收违禁物品、违法所得以及实施违法行为的工具,而罚款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行政处罚方式。依法对违法者进行经济处罚一种针对付款义务的行政处罚。
说到认证处罚,请记住四个字:“许可证吊销”。这可以延伸至暂停执照、降低资格水平以及吊销执照和营业许可证。
具体处罚方式主要有限制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止生产经营、责令停业整顿、限制就业四种。
谴责和处罚是行政机关针对轻微违法行为,损害对方当事人的荣誉、名誉和信任,并警告、谴责对方避免再犯的处罚。处罚方式主要有两种:警告和通报批评。
说完正式而枯燥的行政处罚如何实施的说明,我们来谈谈行政处罚的程序。程序分为决策程序和执行程序,决策程序又分为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
行政处罚程序
程序简单
大家可能对简易程序这个词有点模糊,简单点说就是指现场处罚程序。这是行政机关公开违法事实、情况简单、违法行为轻微、可以当场处罚的程序。
现场处罚程序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别担心,继续阅读。 1、违法性明确,法律依据明确。二、对公民处以200元以下行政处罚,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警告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罚款可以当场处罚,但我可以当场缴纳吗?法律规定,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您可以当场缴纳罚款: 1、处100元以下罚款。依法。 2、无法当场领取且后续执行困难的情况。我不会详细说明,但这里有一些更重要的事情:
一般步骤
立案调查取证行政处罚决定
注: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未按照规定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或者行政处罚的认定不能成立。
听证会程序
这是调查结束、作出决定前的常见程序步骤,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举行听证。
庭审中,侦查人员就当事人违法行为提出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辩护、质证。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备忘录在签字或盖章前必须提交当事人或其代表核实。听证后,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决定。
运行程序
执行执行程序有两个原则。 1.起诉书不停止执行,当事人必须在期限内全面遵守处罚决定。 2. 罚款和付款分开。
未依法履行处罚义务的,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强制措施:
逾期不缴纳罚款的,行政机关可以按日加处3%的罚款。 (追加罚款金额不得超过罚款金额)
查封、没收的财物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冻结的押金可以转移(查封、扣押、冻结属于行政强制措施,拍卖、转让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公助相关)
接受行政处罚你需要知道的事!
根据处罚法定原则,行政处罚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不遵循法定程序的,无效。因此,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必须对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处罚作出规定。如果没有规定,行政机关执意要对你进行处罚,你可以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规定应当予以公布,未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如果没有疏忽,不会受到处罚。有充分证据证明当事人无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必须告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的内容、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当事人提出申诉、申诉、请求复议的合法权利。听证会号。如上所述,没有这个程序,行政处罚就不会被执行!
按照职责分置的原则,行政处罚设定机关与行政处罚执行机关分开,行政处罚决定机关与行政处罚决定机关分开。与那些收取罚款的人不同。
同罪不罚原则是指当事人同一罪名只能被处以两次罚款。这里的“一事”是指违法行为。存在违法行为,受处罚后又犯前罪的,可以再受处罚。
希望您通过本文能够更多地了解行政处罚,在您受到违法行政处罚时,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至于受到任何损失。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