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主要标志。 2022年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号文,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解决职称评审“一刀切”、单一化问题。进一步激发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活力。
完善职称评审标准
有哪些新要求?
容易理解
合理设置论文和科研成果要求
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系列,如健康、工程、艺术、中小学教师等,不以论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标准不需要简单地设定论文数量等严格要求。论文和影响因子。
对于系列研究人才,我们注重原创性成果和高质量论文,注重对独特贡献、学术影响和研究能力的评价,淡化论文数量要求。
针对每个职称系列,我们建立了“菜单式”评价指标体系,逐步从论文的“必选”向结果的“多选”转变。
推动代表性绩效体系、标准制定、技术推广、技术解决方案、创新突破、优质专利、绩效转化、理论论文、智库成果、文学艺术作品、教育规划、病案记录等成果。可用的。作为代表性成果参加职业称号评审。
为了提高代表性绩效评估的权威性,可以考虑学术委员会认证、同行专家评审、第三方评估、国际同行评估等方法。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配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严厉打击代笔、虚假发表等违法违规行为,鼓励科研人员在国家级科技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
对抄袭、剽窃、署名不当等学术不端行为,将按照《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取消已获得的职称,影响职称申报考试的诚信。记录在档案中。一定期限内撤销职称和晋级资格。
放宽学历、奖项等限制
每个职称系列仅对申请人的教育背景有基本要求。不具备必要学历,但有重大成就和突出贡献的,经两名以上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同等专业人士推荐,可以破格申请。但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在此限。
除与公共安全、个人健康相关的系列或专业外,如果您所从事的专业与您所学的专业不相符,您可能会被允许根据您的长期专业申请职称。
非全日制学位学历和全日制学位学历,以及同级别专业学校毕业生和普通学校毕业生,在职称评审中享受同等待遇。
技工院校中级工科、高级工科、预科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可根据其专科、专科、本科学历,分别申请相应系列职称。
科研项目、资助金额、获奖情况、文章期刊级别、职称、职务等不得作为职称评审的限制性要求。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府微信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