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高考报考指南—高考报名入口官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因为在武汉工程大学教书,每年这个时候免不了收了很多家长朋友的咨询,说家里小朋友考了多少分,能上哪个学校保险?
01
我想先跟各位家有考生的朋友科普一个概念:
新高考的省份,高考分数可能参考意义没有过去那么大,因为高考规则变了。
过去是考五门固定的课程,今年是不同的地区,考生除了语数外都是必考的,其它的科目是考生可以自己选的,每个人都可以不一样,不同的省份可以选考的科目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分数线变化比较大是很正常的。
比起高考分数线,更值得大家关注的应该是每个省的高校排名和招生名额。
因为高考录取一本线再怎么变化,每个学校在一个省也只招那么多人,分数线高也好,低也好,还是招那么多人。
有些地方400多分可能就可以去211了,但是有些地方可能要600多才能上同样的学校,就是和这个学校在当地招生名额与生源规模有关系。
要是用分数来卡招生,那估计教育相对落后的省份的孩子就没法上到好大学了,这些都是国家要通盘考虑的。
就拿昨天河南的分数线来看,虽然本科一批跟四川相差不大,但是说实话,同样的558,在四川,可能可以上一个公办一本问题不算大,但是在河南,这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大家可以看下去年的全国高考录取率对比,河南高考的报名人数都是上海的十好几倍了,所以他的一本录取率是远远低于上海,没办法,考生多,本地学校少。
其实,录取分数线也只不过是一个参考作用,没人保证过了省线一定能上一本,也没人规定一本院校的真实录取线会和一本线持平,好招生的学校一定会努力提高分数线,争取更好的生源。
很多高校在一个省的每年招生名额变化很小,只有确定了自己分数在本省的学生中的排名名次,再结合近几年招生情况,就能锁定大致能上什么样的高校和专业,误差不会很大。
虽然出题难度影响你的考分,在招生人数偏多的专业,几乎很难出现大小年的波动。
这部分再简单说下,如何查看自己的排名情况。
一般在你进入到高考成绩查询界面,仔细看旁边有个排名情况,数字反映的就是高考位次。
另外,结合各省教育考试院会集中公布的“一分一段表”的文章,自己也可以去各省教育考试院查看这个表格就可以确定自己的名次,高考一分一段表是确定高考学生位次的关键性文件。
直接百度‘2021x x省高考一段一分表’就会出现相关文件,点击进去就可以查看,比如你搜索——2021四川省高考“一分一段表”,就会出现以下界面,直接点击进去,就能看见自己分数的位次。
位次不是排名,分数相同,排名相同,但是位次还是有先后。
记住,不要看具体的分数,要看你的分数在直接的省份考生中的位次,反而更容易判断你能上怎样的学校!
02
再来说说今年有的地方为啥一本线波动大?
因为去年很多的二本学校,今年都放到一本招生,一本线就大幅波动了。
但对于好学校而言,能考上的人数变化并不大,如果你想要进入好一点的呢学校,本质还是你考上了所在省份前多少名。
一本线再怎样降,你想去的好学校,分数线不会降,他们只看报考人数多不多,多还得提分数线,报的人少也许还有一点降分数线的机会。
今年考分对文科的确不太友好,好多省份都比去年提高了好几十分,说真的这个题目确实没有很难,为什么考分这么高?是很奇怪吧?
就拿四川省来说吧。
2021年的文科:
本科第一批:541分;本科第二批:474分;专科批:150分。
2020年的文科:
本科第一批:527分;本科第二批:459分;专科批:150分。
文科理科的一批次录取分数差距,从2020年的文科低理科2分,变成了2021年的文科比理科高20分。
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今年三月份央行有篇题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论文提出,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引起很大的反响,其实已经预示了上面的认知和政策导向变化。
文科专业前些年扩张规模有点大,国家现在希望大家多去读理工科,未来我们国家要转型创新型国家,对理工科人才需求量更大。
现在都一窝蜂跑去去读文科,以后个人发展路径还受限制。确实想读也可以,用高分卡一下,大家一看这分数够不上,不都没办法,只能去报理工科了吗?
这事我也不能太展开说,大家理解这个趋势很重要。
大家真正要关心的是国家要搞创新型,抓哪些项目?这些对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选专业方向很重要。
给大家看一张图,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孩子也不傻,做父母的就让孩子去读和这些方向相关的专业吧,未来这些方向是我们国家一定会大力发展的方向。
让自己孩子的未来,和国家的大方向大趋势匹配,是普通人家最好的选择。
03
高考志愿填报,选哪个学校,三大关键判断因素,城市,学校,专业。
哪个因素最重要?很多家长搞不清,听网上专家分析,越听越晕。
专家讲得再好,可能和你家的情况不一样,你参考他的意见,可能就是错的。
高考志愿填报到底怎样考虑呢?——其实很简单,家长只需要让你的孩子想明白一件事就够了。
未来10年,对你的孩子来说,变化最小的因素是什么?
这个变化最小的因素,就是你高考志愿填报最主要的考虑项。
我解释一下啊,比如我家大宝,她未来计划就留在武汉这个城市工作,那么她高考填报志愿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城市。
最好选一个在武汉的高校,大学四年提前熟悉整个城市,将来也好找实*和工作机会。
另外呢她将来做什么工作,其实她也不清楚,那么专业就不是最关键的,在武汉选一个她分数够得着的最好的学校就行了,专业只要不是太差,都可以接受。
反而在好一点的高校,校友厉害,对她未来的社交人脉发展更有价值。
假如你家的孩子,非常清楚知道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那么就要优先考虑专业,想去的学校有没有你要的专业,专业的排名情况如何,就是第一考虑因素。
在确保能被专业录取的前提下, 选择好学校,哪个城市的学校最好,就去哪个学校,对不对?
也有的孩子不会限制自己未来发展的城市,也不是那么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那么就应该更看重学校,好学校的校友资源,未来也是一笔财富,不管你去哪里,这个资源是不会改变的。
总之,未来10年,对你的孩子来说,变化最小的因素是什么?
这个变化最小的因素,就是孩子高考志愿填报最主要的考虑项。
<全文完>
高考志愿怎么填?请收下这份高考志愿报考指南
都说“三分考,七分报”,高考志愿填报也是每一个考生和家长的必修课,选大热门的学校和专业怕考不上,选一些稍微差一点的还不甘心,所以都说“考得好不如报的好”,这份高考报考指南请务必收下。
图片源于网络
志愿填报首先的一点是从自己的分数和排位中出发,填报志愿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知分、熟线、巧位”。“知分熟线”,即考生要知道自己的分数及熟悉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这样就容易做到我们的“巧定位”,而定位的“位”指的是考生高考总分在全省同科类考生排位中的对应位置,把自己的定位找好,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对比自己的位次和各高校往年录取位次,圈定略高于、持平、略低于自己位次的十几所高校,以便缩小范围,重点了解。
每个考生都会面临一个抉择,喜爱的专业在不喜欢的院校,喜爱的院校没有自己想要的专业,或者不强,这就涉及到了,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到底是专业优先还是院校优先。
不少学生并没明确的专业概念,觉得学什么都问题不大,这样的话就肯定是院校优先,以挑层次高的学校为主,这样的高考志愿是相对容易填报的,将一系列的院校按投档位次的高低及个人喜好报上,专业志愿填报选择自己喜欢的、相对冷门不抗拒的专业报上。
不过不论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所有的一切都基于分数的高低,分数足够时建议首选院校而非专业,毕竟毕业之后“敲门砖”也分高低大小,如果分数不高或者较差,可以在稍差一点的院校选择较好的专业,比如哈工大名气虽然比清华名气小很多,但是工科专业是国内拔尖的,连清华也比不上。
这个是报考的时候相当重要的一环,如果你了解了录取分数线和自己的分数,给自己做了权衡定位,也明确了自己优先选高校还是优先选专业,但是一旦模糊了你想选择的高校的投档规则和录取规则,就很容易造成退档,前面做的努力都前功尽弃。
学生是否被高校录取分为两部分,一是投档,二是录取。投档是考试院根据你所填报的院校志愿,结合高校的招生计划,达到高校的投档线,就将你投档到高校。录取是高校招生办根据你所填报的专业志愿,结合这些专业报考人数及成绩,决定是否录取。假如投档到高校后,成绩达不到所填报的专业志愿要求,就需要调剂到其他专业,如果你在志愿填报时选择不服从调剂,那就只能退档,但是不服从调剂是只能等候下一批次的投档了,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还可以重新投档到下个志愿,这是很多人的一个巨大误区,一定要注意!
平行志愿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还有一种是梯度志愿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遵循分数”,这样一来,体现了第一志愿至关重要。
有不少学生对大学的专业不了解,想报哪些专业没清晰的概念。这时可采用排除法进行筛选,将自己不喜欢的、不想读的排除在外,缩小范围。
另外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相对接受并能读得下去的。如果理科思维一般,数学物理在中学时学得并不好,却选择电子信息工程之类的专业,认为这些专业热门,就业好,结果大学四年过得很苦,根本学不进去,就算再热门的专业,也不可能学好,更别说找一个对口的好工作了,所以在考虑热门专业的前提下,也要结合自身的能力与兴趣选择专业,而且专业的冷热是相对的,几年后,冷门专业也可能很受欢迎,只要认真学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是不愁就业的。如果觉得对专业不满意,还可以通过考研转专业,只要明确自己的路径,提前规划好,同样可以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
报考是对自己所有努力总结的最后一关,也是最关键的一关,所以不要认为考完试了就大功告成了,理清上面需要注意的几点,收集一些相关资料仔细研究,报考这个难题也就不是难题了。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用户评论
不知道今年的高考报名时间是啥时候?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要了解一下今年高考的报名流程和所需材料。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网站感觉很专业,应该能找到到我要的信息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刚开始准备报名呢,看看官网有没有详细的介绍。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能查看到各个省市的招生政策。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家乡高考报名入口不知道在哪儿?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个网站链接很关键,一定要收藏起来。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哪些学校是允许提前报考的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年的高考还有多久开始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近一直在考虑高考的事,终于找到相关的资源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网站能不能查阅往年的考试成绩和分数线?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看看哪些专业是比较热门的,报名人数高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很多人都关注着高考改革的消息吧?官网上有没有相关信息?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知道今年高考录取政策有哪些变化。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还在犹豫要不要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考试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网站设计简洁易用,很方便查找信息。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官方能及时更新网站上的信息,避免误传。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官网上有很多下载的电子表格,说不定很有帮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网站感觉很全面,应该能够解答我的大部分疑问。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报名真是件大事,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