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湖南村官、湖南村官考试报名时间,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从厅官变为村官,朱有志一干就是12年。他带领开慧村从省级贫困村变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厅官退休为何去当村官?当村官有哪些群众工作法?如何带领开慧村走向致富之路?近日,朱有志接受了“政事儿”专访。
朱有志
谈选择当村官“不要一分钱、不要一分地、不要农村户口,不会在开慧村谋取任何个人利益”
政事儿:厅官退休后当村官,这不多见。你当时是如何考虑的?
朱有志:1995年元旦我任湘潭工学院党委副兼副院长,1999年任常德师范学院院长,2001年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2013年卸任院长,继续担任省常委、文史委副,2016年我正式退休,当了21年的厅级干部。
从2009年开始,我兼任长沙县开慧村党支部第一,一直到现在,我当了12年多的村级干部。这期间的任职经历有重合。
当了21年的厅级干部,又当了12年的村级干部,这是不多见。很多人称我为“道德”、“好人”、“君子”等等,但我是一名员。
我当村支部,不是为了当君子、当好人、当乡贤、当乡村建设的知识分子,而是作为一名员,作为党理政的一颗“螺丝钉”,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为党巩固农村阵地做一点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尽一个老员的责任。
朱有志在开慧村
政事儿:为什么这么说?
朱有志:我是党培养的理论工作者,应当为党做好理论侦察兵、当好前沿理论战士,对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做一些前瞻性研究。一句话,要为行动而思想。我一直在思考,在全国上下齐心走向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30多年以后,农村怎么办?在党理政的大格局中,我认为不应该忽视农村这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压舱石”。于是,2007年,我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
2008年,我承担国家重大课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提出要把粮食与石油、货币一样看成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武器”。
总强调,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思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应该怎样占领农村阵地、怎样守好“三农”压舱石、怎样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退休后,民办高校以100万年薪、企业以200万年薪聘请我,本来我是可以名正言顺拿的。但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党员,在党最需要占领的阵地上,我不去当第一未必存在我这样的人愿意去,但拿高薪的大学校长和企业家,我不去自然有人去。因此,我决意在党需要而又未必有人自觉去的地方,用燃烧自己的生命、时间、利益的方式向社会表明,我们党重视“三农”工作、重视集体经济、重视粮食安全,我们要把“三农”这个理政的“压舱石”紧紧掌握在党和手里。
其实,这也是我做理论研究的一个切入口。理论研究必须联系实际、深入实际。而研究者还必须要与农民有感情,对农业、农村熟悉。这样的研究才有力度、有深度、有说服力、有战斗力。
政事儿:为何会选择开慧村?
朱有志:当时我就想找一个农村工作观察站,通过躬耕陇亩的实践来发现农村基层工作的难题和农民的困难,通过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给党做好理论参谋工作。2008年,湖南在长沙县常委扩大会议,吃饭时我就向时任长沙县委副说,我能不能到长沙县的一个村里任个职。他很高兴答应了,并说,我们正在重点发展开慧镇,那你就到开慧村当村支部第一吧。听到是开慧村,我说,那好!恰好还可以为建设好家乡尽点绵薄之力!
2009年12月16日,我正式兼任开慧村党支部第一。2013年卸任省社科院院长后,我把自己定位为“开慧村民”,一心一意干起了村官。
政事儿:你当初给自己提出了哪些要求?
朱有志:我当时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原则,就是不要一分钱、不要一分地、不要农村户口,不会在开慧村谋取任何个人利益。
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干部怎么当?集体经济怎么发展?是乡村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
政事儿:你刚去开慧村的时候,开慧村面临哪些发展难题?
朱有志:那时的开慧村,是一片红色故土,虽然有绿水青山,但却是省级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我在长期调研观察和理论研究中看到,农村发展缓慢源于集体经济弱、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这个问题开慧村也存在。
政事儿:你如何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朱有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在当代中国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前些年,村党支部面临的是眼前无山、脚下无地、身边无人、袋中无钱的窘况。村支部找不到人、兴不了业、干不成事,没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老百姓怎么会听你的呢?村支部的作用被虚化、弱化、边缘化的现象非常严重。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极少数村的山林、房产、学校等在几十年前就租给个人或单位,没有什么集体资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非常困难。
村干部怎么当?集体经济怎么发展?是乡村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这些年,开慧村走出了一条路径,我总结为“激活红色‘三资’,壮大新型‘三资’”。
政事儿:可以详细介绍吗?
朱有志:红色“三资”是指红色资源、资产、资金;而新型“三资”,指资本、资金、资格。
从工作视角看,由于社会主义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建立,尽管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仍然是集体所有,是公有制的。因此,山、水、田、地等自然资源都是红色自然资源,而房产等就是红色资产,党和拨给农村建设的资金就是红色资金。这些红色资源、资产、资金一经激活,作为村党组织带领群众用来走向市场,就成了新型资本,在市场中增值的资金就是集体经济,即新型资金。资金多了集体经济就多了,党组织农村、服务农民的资格就更强了。
这些年来,我们将开慧村的山、水、田、房、土地等资源,通过置换、流转、引入资本等方式激活;把原老村部、废旧的房子等资产变身为村小学、幼儿园、加工厂等;将上级拨付的各类资金集中起来办大事,比如修路、修渠、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等。
在这一过程中,村支部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激活后的红色“三资”就是我们村的资本,我们将其导入市场,比如幼儿园的租金、土地流转的分红等,将其转化为村集体资金。集体资金壮大了,党组织引导农民的资格也就增强了。
我们开慧村通过这些办法破解了集体经济薄弱的窘境。5年来,新建道路3.8公里、“白改黑”20多公里,家家户户通上水泥路;河流治理、“”、分类、“美丽屋场”创建、“五零”村建设等也如火如荼,开慧村开启绿色发展蝶变之旅。现在开慧村每年的集体经济已经突破了100万元。2020年期间,我们发出捐款号召,不到3天全村捐款达到26万余元。开慧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号召力、凝聚力显著增强。
谈传承开慧精神“把开慧精神提炼出来,教育干部、教育群众”
政事儿:开慧村在基层方面,探索了哪些经验?
朱有志:我把开慧村的经验总结为5个“于”,不断夯实基础:
一是勇于举旗帜,举马列主义的旗帜、的旗帜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帜,学*领袖原著,传承开慧精神。
二是敢于亮牌子,号召党员在“线上”、家庭、外面、节日庆典和义务劳动中主动亮出党员身份,发挥先锋作用。
三是勤于闯路子,探索“企业—党支部—村民”组织联动机制和“红色资源—红色资产—红色资金—新型资本—新型资金—新型资格”的集体经济生发机制和路径走向。
四是乐于登门子,通过党员联户、等方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00米;每户群众必须有党员联系,把通过“双向四层联动体系”建构的方式固定下来。
五是精于做框子,用党规党纪和村规民约教育管理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抓实党小组学*的“排、催、查、报、评”五字要求,抓严对党员干部的“四不”要求,不拿村民一包烟、不吃村民一顿饭、不贪集体一分钱、不厚自己一亲友。
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我们距离“传承红色基因、建好家乡、弘扬开慧精神、率先振兴乡村”的目标,还差很远。
政事儿:开慧村是如何传承开慧精神的?
朱有志:我们都知道开慧村是先烈杨开慧故里,但以前是没有提炼“开慧精神”的。我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开慧精神提炼出来,即“忠于信仰的精神、勤于学*的科学精神、乐于助人的利他精神、敢于开拓的拼搏精神、勇于的奉献精神。”这些精神在杨开慧短暂的一生中都能找到依据。用这五大精神来教育干部、教育群众。
我们先后组织专家编写出版了《杨开慧》《杨昌济》,将所学所思所悟编成《开慧村语》,推出开慧村村歌《村民最听话》,被村民广泛传唱。每年举办一次开慧母爱文化艺术节,在春节、清明节、杨开慧诞辰纪念日等,组织村全体党员去集体拜谒,号召村民组长带领群众、儿女及孙辈参加。开慧村还与韶山村结成兄弟村,党支部在每年12月26日去韶山拜谒毛。学校从幼儿园开始,要开设课程学*开慧精神,从小传承红色基因。总之,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开慧精神。
谈群众工作法“要放得下架子、弯得下腰子、挽得起袖子、迈得开步子、挣得了票子”
政事儿:当过厅官后又去当村官,与其他村支书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朱有志:原来我在大学和社科院工作时,的是知识分子,我是评教授的教授、管教授的教授;现在和服务的对象是农民。由于文化差异和经济结构等原因,农民有些话听不懂、听懂了做不来、做来了做不好、做好了最后没效益。当了厅官又当村支书,有人开玩笑说我,能说洋话(英语)、会读古文、敢打官腔(作报告)、爱讲土话。当村第一支书,我和农民一起下地、一起插秧、一起打稻、一起修路、一起架桥,一起流汗、一起流泪,真正和村民有了感情。
跟农民在一起工作生活,他们厌恶的是你看不起他,烦你摆知识分子的架子。这就要求我和他们一样去干农活,要放得下架子、弯得下腰子、挽得起袖子、迈得开步子、挣得了票子。如果你高高在上,农民也瞧不上你。要通过修路架桥、插秧打稻等各种活动,跟他们一起流汗,真正融入他们。
政事儿:你还和村民一起下跪,是什么事情?
朱有志:我们这里有一个*俗,八九十岁老人去世了,去拜祭的人要下跪。我去了之后,放下架子,他们的子孙下跪,我也下跪。尊重农民,他们对你的信任感就不一样。
有一次我们在检查新村部大楼的工程建设,正在二层楼上,突然天下大雨,我赶紧往楼下走!此时,一个不认识的小伙子撑过来一把伞。我问他贵姓,他说,“朱院长,我爷爷去世时,您老人家去下跪了。”这件事令我很感动。有一次,一位让我谈农村的感受,我讲起了此事,那位说,“你真诚地为他爷爷下跪,他就主动地为你送伞!”
政事儿:在工作中会挨骂受气吗?你会怎么办?
朱有志:以前这种情况有过,现在没有了。我举一个例子,有次我们村正在举办“村民最听话”演讲会,有位村民刚从外地回来,因为一件琐事把村部的桌子给掀了。我们既不能打他、也不能骂他,只能找一个熟悉他的人把他拉到一旁详细解释。当时有我带的几个博士生在旁,他们也哭笑不得,知道了我在农村工作的复杂和难处。
2014年,我主导“开慧大道”立项。开工时,有些村民不理解,不仅反对还骂人,甚至有人背地里说“滚出开慧村!”但我继续为开慧大道的修建在省、市、县、乡、村来回跑,四处筹措资金,号召大家克服困难,实施自筹、自建、自用、自管,做了大量群众工作。
2017年,长度3.8公里,连通开慧镇与弼时镇,打造杨开慧纪念馆、任弼时故居、缪伯英故居“三点一线”跨区域红色旅游干线的开慧大道开慧段正式通车。道路的拉通,方便了村民的日常出行,为发展红色旅游打通了交通“命脉”,来开慧村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更为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
老百姓找麻烦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因为我们工作没有做好,村干部与农民之间感情疏远了,该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农民憋了一肚子气。村干部缺乏与农民的交往、交流、交心、交谈,这就要理解、关心农民,找到我们工作的差距。
说实话,现在很多农村缺乏村干部与农民之间的沟通机制。我们探索了一种方法就是把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充分利用起来,他们是一支重要力量。老党员对党有感情、对村民有感情,对政策熟悉、对村民熟悉,有工作经验。同时,他们是长辈,也会受到尊重。遇到难题,连续上门去做工作,农民都是通情达理的,他们最后都会很配合。
干部联系群众,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找到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接点”。通过修路架桥、插秧打稻等方式交流感情,互相理解各自的难处。我们需要构建干部与群众交流思想、解决矛盾、加深感情的工作机制。
政事儿:作为老党员,与年轻村干部是如何交流磨合的?
朱有志:我会教育他们工作方法。今天的村干部不是农民干部,而是农村干部,他们有知识有文化,需要加强理论学*,用理论武装头脑。每周六,我们开工作例会,研究、讨论工作,还学*理论知识、方针政策,风雨无阻。
有的干部会说,我们已经干得很好了。我说,你是开慧村的干部,就要比别人要求严一些、标准高一些。不要说过去怎么干的,要面对乡村振兴战略,想想未来怎么办。我对年轻村干部提要求,同时要关心关爱年轻村干部,教育引导他们想办法做好群众工作。有时,我笑着说,“你们干得比别人好得多,但离要求差得远!”
朱有志与村民在田间交流
谈坚持“不是因为我的境界高,而是我对感情深,这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
政事儿:看报道说你曾患食道癌。这些年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朱有志:我们这一代人,长在红旗下,我的学术生命、我的生命都是培育的。我的父母都是文盲,从小家里很穷。如果没有,我上不了大学,当不了省社科院院长。1985年,我患上了食道癌,是党组织出的钱给了各方面的条件给我治疗,挽救了我的自然生命。
所以我说,我的学术生命、生命、自然生命都是党培育的、给予的、挽救的。我的“命”是和我们的党连在一起,我对党有着特殊的、真挚的感情。我退休婉拒了高薪聘请来做村官,不是因为我的境界高,而是我对感情深,这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这不是讲官话,我也无须讲官话。我想用燃烧生命和生命中的时间和精力的方式,让人们在光亮中看到一个老党员对绝对忠诚。
政事儿:你曾告诫年轻人要“享受煎熬”,为什么?
朱有志:现在我们的很多目标还达不到。比如乡村振兴需要30年来完成,我们完成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我们要铆定目标、克服困难、享受煎熬、坚定不移、理直气壮、勇往直前。
政事儿:对比村官与厅官,你更喜欢那段经历?
朱有志:无论是厅官还是村官,我都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集体的温暖、温暖。这些年我能做点事情,说明我还有用,党和还需要我。
官当多大才算大啊?!之前当大官,现在当小官,在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情,只要不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是为党、为百姓工作,都是为服务,就很幸福。
无论在什么岗位,千万不要高高在上,把自己当做官,这样你会很痛苦。始终要把自己当“战士”、做“螺丝钉”、做普通一“兵”。
政事儿:你今年70岁了,还会继续干下去吗?
朱有志:这个问题,不止一个记者问过啦!我曾经说过,作为家乡,开慧村的发展离党提出的“五大振兴”战略目标还差得远,现在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还好,只要党和需要,我就继续干下去!
“政事儿”(xjbzse)撰稿/ 何强 校对 吴兴发 图片来源:长沙县委宣传部供图
(乡村行 ·看振兴)湖南浏阳村干部当“主播” 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出山
中新网浏阳6月26日电(李纪富)“我们葛家鸡肠子辣椒都是采用农家有机肥种植,天然无污染。经过精心选育,这种辣椒吃起来辣味香浓有回甘、口感独特,而且富含钾、钙等微量元素。”在湖南浏阳市葛家镇“葛家鸡肠子辣椒直播间”里,金源村党总支副罗杰对着手机屏幕推销村里蔬菜产品。
村干部正在直播。李纪富 摄
葛家鸡肠子辣椒是浏阳唯一一个蔬菜类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葛家镇种植规模200多亩,年产量40万余斤。经当地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采用“统一品牌、统一平台、统一市场运作、统一种植、统一价格”的培育经营模式,葛家鸡肠子辣椒入驻长沙多家大型商超和大型批发市场。
为进一步打响特色农业品牌,葛家镇从去年开始探索新媒体营销模式,组建新媒体营销团队,拓展电商销售渠道。今年5月,一批村后备干部的加入,为直播团队注入新鲜活力,其中不乏“90后”“00后”新农人。
特色农产品。李纪富 摄
辣椒火了,直播间又尝试上架本地甜玉米等时蔬。这些原生态、现摘现卖的土货搭乘直播电商“快车”走出小山村。葛家镇的村干部介绍,直播电商是助农新路,既宣传了辣椒文化,提高了产业知名度,还能帮村民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收入。
据悉,葛家镇将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培养一支有能力的农村电商人才队伍,让更多农民就业有门、致富有路、创业有方,实现传统产业销售结构向“互联网+”转型,带动更多农民参与电商创业中来,提升自我造血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该镇还希望吸引乡贤和投资商前来打造特色产业,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壮大集体经济。(完)
湖南一镇原党委副贪腐细节披露:克扣慰问贫困户的大米、食用油 村干部不堪其扰辞职
5月18日,国家监委网站发文《湖南带件下沉挂牌督办 严惩群众身边“蝇贪蚁腐”》,介绍湖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班子成员带头开门接访、包案下访、常态听访,多渠道挖掘问题线索的情况。其中披露了永州市祁阳市白水镇原党委副龙拥军违纪违法的相关细节。
文章绍,湖南纪检监察机关以查办案件开路,严惩群众身边“蝇贪蚁腐”,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向基层延伸,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今年3月,永州市监委曾发布消息,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白水镇原党委副龙拥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祁阳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
而国家监委文章中称,据查,龙拥军多次利用职务便利,向村干部和个体工商户索要现金和鸡鸭鱼肉、水果、茶油等农副产品,甚至存在克扣慰问贫困户的大米、食用油等物资问题。当地干部群众反映强烈,有的村干部不堪其扰而辞职。
湖南各级监委通过包案、挂牌督办、提级办理、指定管辖等,严查一批有分量有影响有震慑的案件。4月以来,全省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531个、立案519人,对反映集中、影响恶劣、问题严重的50名党员干部采取留置措施。
“我们还将学生营养餐、棚户区改造、农村‘三资’管理、惠民惠农补贴等列为整治重点。”湖南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发力、纵深推进,下大气力整治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风腐问题,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编辑 张莉 责编 冯玲玲
关于湖南村官、湖南村官考试报名时间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用户评论
我想了解一下这次湖南村官考试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报名时间公布了,可以开始认真准备啦!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这次考试难度大不大?有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模拟题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村庄里工作需要什么能力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是不是每个县都会有报名现场,我住在远山区怎么办?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个职位很有责任感,想为家乡贡献一点力量!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湖南村官考试真的很难吗?听说竞争很大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明年计划报考,现在可以开始刷英语和语文题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工作经验的要求比较高吗?我之前在企业里做过几年管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湖南村官考试是统一的还是每个县市区有自己一套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次疫情会不会影响报名时间和考试安排?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没有什么好的学*资料或辅导课程可以推荐?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报名需要什么材料啊?我的户籍在其他省份,可以用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村官能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吗?比如教育、医疗等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个职位很有意义,有机会接触到基层的真实情况!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湖南村官考试的政策和规定!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报考资格越来越宽泛了,是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农村工作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比如沟通技巧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问问参加过考试的人,对这次考试有什么印象吗?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次村官考试能够选拔到真正热爱家乡、为人民服务的年轻人!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