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
正式公布!
来一起回顾2013年-2022年
湖北省高招录取批次线
↓↓↓
2022年
1、本科:首选物理409分,首选历史435分;2、本科特殊招生线:首选物理504分,首选历史527分;3、高职高专:首选物理、历史均为200分,其中湖北省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湖北省办在市州(武汉市除外)的高职院校150分。
2021年
1、本科:首选物理397分,首选历史463分;2、本科特殊招生线:首选物理520分,首选历史558分;3、高职高专:首选物理、历史均为200分,其中湖北省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湖北省办在市州(武汉市除外)的高职院校150分。
2020年
1、本科第一批:理工521分,文史531分;
2、本科第二批:理工395分,文史426分;
3、高职高专理工、文史类:200分,其中湖北省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湖北省办在市州(武汉市除外)的高职院校150分。
2019年
1、本科第一批:理工505分,文史542分;
2、本科第二批:理工388分,文史445分;
3、高职高专理工、文史类:200分,其中湖北省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湖北省办在市州(武汉市除外)的高职院校150分。
2018年
1、本科第一批:理工512分,文史561分;
2、本科第二批:理工375分,文史441分;
3、高职高专理工、文史类:200分,其中湖北省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湖北省办在市州(武汉市除外)的高职院校150分。
2017年
1、本科第一批:理工484分,文史528分;
2、本科第二批:理工345分,文史406分;
3、高职高专理工、文史类:200分,其中湖北省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湖北省办在市州(武汉市除外)的高职院校150分。
2016年
1、本科第一批:理工512分,文史520分;
2、本科第二批:理工350分,文史403分;
3、高职高专理工、文史类:200分,其中市州所属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150分。
2015年
1、第一批本科:理工510分,文史521分;
2、第二批本科:理工448分,文史477分;
3、第三批本科:理工360分,文史415分;
4、第四批高职高专:平行志愿录取:理工、文史200分。
2014年
1、第一批本科:理工533分,文史 535分;
2、第二批本科:理工471分,文史482分;
3、第三批本科:理工380分,文史417分;
4、第四批高职高专(一):理工295分,文史325分;
5、第四批高职高专(二):理工180分,文史180分。
2013年
1、第一批本科:理工527分,文史531分;
2、第二批本科:理工462分,文史480分;
3、第三批本科:理工358分,文史406分;
4、第四批高职高专(一):理工275分,文史335分;
5、第四批高职高专(二):理工200分,文史200分。
考生如何申请成绩复核?
1.复核申请时间:考生如对成绩有异议,可申请复核。复核申请时间:2023年6月25日8:00–27日17:00,27日后不再受理。
2.复核申请办法:考生应于规定时间内携带本人居民和准考证原件,到报名所在地的教育考试机构填写《湖北省2023年普通高考成绩复核申请表》,一次性提出复核申请。
3.复核时间:2023年6月28日-29日,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专人并在公证机关的监督下进行。
4.复核科目:普通高考各科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各科目、技能高考文化综合科目。
5.复核内容:(1)核查考生信息与答卷(卡)是否一致;(2)扫描图像是否清晰、完整;(3)是否存在漏评,各小题得分合成后是否与提供给考生的成绩一致;(4)非选择题每题是否经过两评或两评以上,两评给分差值是否在规定差值阈限内;(5)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转换成绩是否正确。评卷教师对评分标准的执行情况不属复查范围,违规考生各科目不予复查。考生答题卡扫描图像、评卷信息等考试信息按国家秘密级事项管理。未经省教育考试院批准,任何人不得接触考生答题卡。
6.复核结果反馈:6月30日,考生可到复核申请地获知复核结果,也可以登录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hbea.edu.cn)查询和打印本人复核结果。对复核发现的问题,经相应学科专家复审组、成绩复核工作小组认定后予以更正。
(来源:湖北省招办、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来源:九派新闻综合】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多省份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快来填报“捡漏”名校
这几天高考成绩开始陆续公布,有人欢喜有人忧。
(→持续更新丨2024高考各省份录取分数线陆续揭晓)
只是分数并非最终结果,在高考中,跟试卷一样考验人的,还有填志愿。同样的分数,有人捡漏读上了“985”名校,有人却滑档到了普通学校。
所谓的“捡漏”,产生于高考志愿填报里的“大小年”,即由于报考人数或招生额度的变化,一些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会起伏。其中,“大年”是指报考人数较多导致分数线水涨船高,而“小年”往往出现在“大年”后,由于上一年分数线过高,劝退了很多考生,从而又导致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回落的情况。
低分高就的极端案例,
整体在减少
“大小年”现象的出现,和大家追随上一年录取分数线紧密相关。澎湃新闻通过梳理近 3 年全国各省份的高考分专业录取分数线后发现,捡漏上“985”“211”名校的案例并非个案。
例如 2022 年河南一位比一本线高 11 分的理科考生,就碰上了“211”大学新疆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小年”——以 520 分、全省 10 万多名的位次被该专业录取,而该专业上一年在河南录取的最低位次是 39420 名,两者排名整整相差了 6 万名。折算下来,这位幸运儿相当于多考了 45 分。
为什么要将名次波动折算成分数?这是由于不同省份的高考参考人数不同,位次变化所代表的波动也相应不同。
虽然大家在高中时,老师们会说类似“一分都不能丢啊,高考一分压千人!”这样的话,但像在山东这样的高考大省,在 2023 年,竞争激烈的分数段, 1 分平均可以塞 1700 人,而在海南,同样的 2023 年、同样是不分文理的高考,1 分平均只能塞 170 人。
不过,通过填志愿相当于“多考”了 45 分的河南考生还不是最幸运的那个,真正的“捡漏王”都出现在更早以前。
在澎湃新闻的 2004 年到 2023 年高考数据库中,“低分高就”的出现次数总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相比如今高考志愿填报中最多捡漏尾部的“985”高校,20 年前的高考统招中,是有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录取分数爆冷的。例如在 2005年 和 2006 年,就有 3 位重庆理科考生以 580 分左右的分数读上了北京大学。
“大小年”会出现的本质,是信息差。在资讯较不发达的 20 年前,填专业还要靠找人层层打听,因此高考志愿中“爆冷”的情况更多。
2006 年,北京大学首次在重庆理科考生中招收 2 名考古学专业学生,这就导致很多考生缺乏往年录取信息来做参考。他人的逡巡,最终让一位全重庆理科排名第 4280 名的幸运儿读上了这个北大专业。
但如今随着高考信息愈来愈自由地流动,外加各种志愿填报专家、AI 填报技术的普及,这种超级大捡漏出现的几率,已降到几乎为零。
如今填志愿,
遇上爆冷的概率有多少?
实际上,过去 7 年里整个高考志愿填报系统中,录取分数线较为稳定的专业占到了七成多,而剩下 30% 不到的专业中,也只有一半多有“大小年”的情况。
而这 14.9% 的录取分数波动较明显的专业中,既有让人觉得开心的“小年”,也有令学子们避之不及的“大年”。
我们基于 2023 年一年的高考录取数据,用名次波动折算成的分数为依据,较 2022 年下降 10 分及以上为“小年”的标准,粗计算了考生遇上“小年”的概率,是 6.81%,略高于碰上“大年” 的概率(5.18%)。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里仅计算了录取位次起起伏伏的专业,不包括近 7 年来录取位次整体就在下滑或上升的专业。
想要捡漏名校专业,概率就更低了。还是以上面的标准来计算,2023 年碰上“双一流”高校的名次波动折算成的分数下滑 10 分及以上的概率是 0.76%,但碰上“大年”的风险并没有对等减少,依然有 0.88% 的概率。
再换一个更直观的统计口径。我们以近 7 年的高校录取数据中那些有“大小年”情况的专业来看,虽然整体上各专业分数线每年的名次波动折算成分数后的绝对值平均值是 9.49 分,但“双一流”高校仅为 3.75 分。
“985”高校则更稳定,即使是有“大小年”的专业中,依然是在 2 分上下浮动,很少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
不过,如果考生、家长想以读上一所排名还不错的大学为目标,而且愿意在专业、学校所在的城市上有所让步,或许也有一定的概率能捡着漏。
能让你捡漏的专业,
多数无缘热门赛道
我们将近 7 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波动最大的非小众专业梳理出来后发现,这些藏着“低分高就”机会的专业,不少都是大学生心目中的“快逃”专业。
在波动幅度最大的 20 个专业中,管理学的专业尤其多:跨境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工程管理、电子商务和工商管理。
作为近年来全国本科院校撤销专业的重灾区,管理学类的很多专业因过去十几年的招生过多,而导致就业市场供过于求。
比如早在 2013 年的时候,工商管理就被麦可思纳入了国内大学毕业生黄牌预警专业,因为无论是从就业率、月收入,还是从就业满意度看,该专业都比较低。
但换个角度,这对很多以进“985”“211”为志愿目标的同学而言,也可能并非坏事。毕竟专业如果学得不喜欢,还可以先进学校再转专业。
配合近期多所重点高校宣布可以“零门槛”转专业的新政,似乎这个方案实现的难度更低了。
但也要警惕这可能是招生季的“宣传工程”。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就指出,所谓的“零门槛”“自由转”,仅仅是针对申请资格而言,而“转入端则是有要求和上限的”。
另外,一些大学的招生章程也明确规定了提前批考生入校后是不能转专业的。
比如波动幅度也较大的护理学专业,由于常被误认为和专科里的护理专业类似,而在本科招生中较为冷门,被很多高校列入了提前批,也是不少重点大学的捡漏大户。
像“985”的山东大学,2023 年在江苏招收的 199 位理科考生中,分数最高的 661 分位列全江苏第 2577 名,读的是临床医学,而分数最低的 622 分对应的位次是 17907 名,录取的专业正是护理学。该专业的招生备注里专门写了一句:“报考该专业须查阅院校招生章程”。
但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在录取分数线起起伏伏的专业中,波动幅度整体最小的,除了 XX 试验班类这类高校打造的重点班外,剩下的非打包类专业中,也有一些冷门方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的分析是,相比英语、新闻学这些是个大学就会设立的专业,哲学、考古学这样的专业,常常是名校才有资源和意愿去开设的专业。因此,这些看起来冷门的学科,由于普通院校较少设置,而整体上显得异常“稳定”。
如此看来,想要通过“低分高就”的方式读上热门专业的难度非常高。
读省外大学好捡漏?
其实未必
当然,除了选专业外,也有人说,去非沿海省份读大学也可以捡漏名校。从全国整体的高考录取分数看,这句话没有错。
在“985”高校里有“大小年”的专业中,近 7 年波动幅度最大的学校,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紧随其后的是吉林大学。而这两所学校也常常是很多省份的考生最有可能考上的“985”大学。
以高考竞争激烈度较高的广东省为例,2023 年的高考理科志愿中,除中外合作办学等特殊项目外,录取分数最“平易近人”的 20 个“985”高校专业中,18 个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 个来自吉林大学。广东考生们想在本省想读“985”,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文科生需要进前 3000 名,理科生得前 15000 名。而如果愿意去西部,那的确是天高任鸟飞,文理分别进前 5000 名和前 3000 名就可以读上“985”。
只是,大学选择去偏远地区,也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大学生毕业求职时,整体上是就近原则,所求学城市本身的产业特点和多少,可能会直接影响日后的发展方向。
这一点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不同校区上体现得特别典型。作为知名的“985”高校,目前在哈尔滨、威海和深圳三个城市都有校区,且在很多省份的本科招生中,深圳校区的录取分数都高于本部。
我们以目前可查到的最新同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为例,来看区域对就业的影响。
2019 届毕业的哈工大研究生中,深圳校区的第一大就业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 48.76%,其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本部的毕业生中同样也是从事软件业最多,只是比例略低,有 32.34%,但第二大行业是制造业,有 20.95%。其次,在国有企业工作的比例也有差异,本部是 31.17%,深圳校区则为 21.05%。差异最大的是地域去向,深圳校区的毕业生中有六成都在华南地区,而本部则是分散到了华东、华北和华南三个地区。
城市的选择,对就业的影响无法被忽视。因此,有人会说“宁要一线普本,不要偏远 211”。不过,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同学,是以读研升学为本科阶段的最终目标,那学校就很重要。毕竟,不同层级的学校,保研资源也不同。
还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的波动数据都是基于全国整体情况,而不同省份之间也有差异。比如在 2023 年的高考录取数据中,同样是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非中外合作办学等特殊项目的专业,河南、山东这两所高考大省,分别要排进省内的前 5.5% 和 5.6%。而同一年吉林省的理科考生,挤进全省前 15.5% 就可以。
因此,我们将近 7 年各地的各专业最低位次波动均值和全国均值进行了比较,并按家乡大学、外省大学分别汇总计算,得到了各省份的捡漏率。像湖北、广东等高考竞争激烈的大省,无论在家乡读书,还是去外省报名,捡漏的概率都较低。
不过,这个捡漏率并不等同于各地考上大学或名校的概率,诸如北京、上海这些高校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在家乡选专业捡漏的概率,反而是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来源:澎湃新闻
刚刚!湖北省高考分数线公布!内附三峡大学录取分数及排位区间
刚刚,湖北省公布了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具体如下:
分数公布以后,对考生而言最重要的便是志愿填报。想要如愿进入目标院校,提前了解招生政策、招生计划等至关重要。作为一所水利部和湖北省共建大学,三峡大学水利电力特色鲜明,受到不少有志于进入国家电网等单位学子的青睐。今天,小编整理了学校2022年录取分数区间及排位区间,以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三峡大学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拥有百年办学历史,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近年来,学校一路高歌猛进,发展势如破竹。2018年被省列为“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等3个学科被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22年再次被湖北省明确为重点打造的省属高水平大学。在武书连全国传统电力高校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二;在校友会中国水利电力类大学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三。
筑巢方能引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三峡大学,学校人才活水竞相涌流。前不久,中国工程院李焯芬院士正式全职受聘三峡大学,这将极大推动学校水利工程学科的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长期以来,从三峡大学走出的毕业生能力强,备受名企青睐,拥有很高的就业质量。学生入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建筑、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央企高质量就业比例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湖北省高校第一。
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部分)
同时,对于想要继续深造的学生而言,三峡大学同样是不错的选择。学校是国家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优秀本科生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资格高校,推免比例位列省属高校前三位,不乏进入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顶尖学府的毕业生。
2022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境)构成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激烈的角逐中,选择和努力变得同等重要。2023年,欢迎广大学子报考三峡大学,拿到通往梦想之门的“钥匙”,打开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用户评论
想知道今年湖北考哪所大学的分数线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要知道我能不能上心仪的学校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没有哪个网站能看详细一点的信息?比如各个专业的分界线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记得去年分数线挺高的,不知道今年怎么样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湖北考生加油冲鸭!相信大家都一定能考理想的大学。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着分数线心里是不是有点紧张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多人都在关注今年的分数线,这可是关系到很多人的未来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赶紧等官方发布新闻吧,想知道什么时候公布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室友在湖北上高中,她一直很担心今年の考试成绩。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高考的尾声,氛围都特别不一样。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分数线还要考虑志愿填报啊,这真是一个难题!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今年的分数线能放得宽一点,给孩子们留一些机会。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朋友在湖北考研,他告诉我高考分数线是很难预测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小伙伴都准备好了自己的备考方案,加油们!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发布得真及时啊,正好我还在研究着今年的分数线。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湖北是个历史文化底蕴很深厚的省份,相信有很多优秀的学者诞生在这里!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孩子们能坦然面对高考,无论结果如何都不要放弃理想。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教育事业如此重要,相信政府一定会继续投资和改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高中生正在努力备考,为了梦想,他们付出了很大代价。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