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预录取是什么意思啊,高考录取是怎么个录取法,以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预录取”其实指的是考生的高考分数达到了报考大学的投档线,并且考生的档案资料已经提交给了学校,学校核实之后将要录取你,并且即将把你分配到所填报的专业当中。学校这边没有问题了,就要准备最后一个环节,那就是将你的录取信息传给教育考试院进行备案以及存档。
在此期间的一系列流程就叫做“预录取”,学校将要录取你,但是并未正式录取你。等到教育考试院通过之后再返回信息,你的状态将由“预录取”状态变为“录取”状态。这个时候你才算被高校正式录取了。
很多学生都关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在“预录取”状态下,考生有可能被退档吗?笔者很负责地告诉大家,“预录取”状态下有可能被退档,但是这个概率非常非常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举个例子,如果考生被举报高考作弊并且核实清楚之后,那么即便考生志愿“预录取”,最后只有取消录取的资格。
所以,只要考生没有什么重大问题,那么基本上是可以被录取的。而高校将考生的资料上传到教育考试院,也只是备个份、存个档而已,证明了考生被录取的信息,也方便学生进行查询。因为只有大学才有权利招录考生,只要大学觉得你各方面都符合要求,那么在“预录取”状态下一般是不会被退档的。
当得知了自己被录取的消息,那么考生应该耐心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发放。一般情况下,高校的录取工作都非常紧凑,工作人员都爱岗敬业,老师们也很理解学生的焦急心情。所以学校会很快给录取的学生发放大学录取通知书。
学生收到之后,应该查看自己的录取信息与录取专业是否一致,然后仔细阅读录取通知书上面的信息。这个期间学生在家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我建议大家将所有的信息通读一遍,不要错过一些细节。
最后,考生的父母们就要为学生准备大学的学费、生活费、住宿费,保障学生在校的温饱问题。如今大学快要开学了,希望考生们能够放松身心,以愉快的心情走进大学校园,去拥抱更加灿烂的明天。
涨知识:被大学正式录取之前有个预录取,什么叫预录取呢?与录取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参加完2017年高考的同学,大多数已经完成志愿的填报了,就等待录取结果的公布了,那么在录取结果公布之前都会受到高校预录取的信息,很多同学都会对此产生疑惑,到底什么是预录取呢?它与录取之前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预录取”指学校已经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信息,按该校招生章程公布的规则,准备录取考生到该校的一个专业,并将录取要求上传到省教育考试院,等待省教育考试院的确认同意。
预录取考生的档案资料已经进入准备录取考生的学校,不能再流动。学校的审查已经通过,预备录取考生。考生在高考后填写的志愿进入校方之后,校方便判断是否录取,若不录取则显示为退档状态,录取则显示为预录取,也就是高考预录取的意思。 此时档案已在该所学校,并且该批档案流动过程已经结束。 然后会把所有预录取名单给招办审核盖章。 预录取和录取之间的差距,是官方的批准确认。 特别说明的是,在征集志愿开始后,许多考生的状态处于“预录取”。多年来录取工作规定,征集志愿开始后,处于“预录取”状态的考生是不允许院校再退档的,所以已经预录取的考生不必填报征集志愿。
1、省招办将分数达到所报学校校线的考生的电子档案发送到学校
2、学校统计生源情况和个专业报考的情况(这就是院校在阅的过程),将信息返还个各省招办(这是就会出现两种分支①预录取②预退档)
3、省招办将对预录取的考生进行加盖公章的过程(在此期间考生的录取状态都是 预录取或预退档) 预录取就是学校方已经同意录取你了,就差省招办盖章的过程了,基本上是不会掉档了的。
省招办的工作量大,只要是正规录取的就可以放心了 在征集志愿开始后,许多考生的状态处于“预录取”。多年来录取工作规定,征集志愿开始后,处于“预录取”状态的考生是不允许院校再退档的,所以已经预录取的考生不必填报征集志愿。
考生被“预录取”只是高校的一个初步意见。这个初步意见能否成为最终的正式“录取”,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不再对录取及专业进行调整,另一方面省录取检查组没有发现拟录或拟退名单中有不合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拟录取”的考生是不会退档的。根据录取办法,一志愿录取未满额高校下一轮投档后不能退上一轮“预录取”考生档案。所以考生要注意了,如果你是被第一志愿高校“预录取”,而该校已经进行第二志愿投档,那么你就被第一志愿高校锁定不会被退档;如果你是被第二平行志愿高校“预录取”,而该校的征集志愿都已经投档了,那么你的档案照样不会被“自由可投”;征集志愿也一样,第一次征集志愿“预录取”考生不会在第二次征集志愿投档后退档。所以,在查到自己的档案轨迹几天都被第一志愿或后续志愿高校“预录取”时,不要担心,因为你肯定早被前面志愿的高校“相中”而不会退档。
网上公布考生信息中的“考生状态”包括“已经投档、院校在阅、预录取、预退档、等待终审、录取”6种状态,每种状态的实际含义如下:
已经投档:表明省招办已经向招生院校投出电子档案,但是招生院校尚未所投档案。
院校在阅:表明院校已经从网上了省招办投出的电子档案,正在进行审核,还未决定是否录取。
预录取:表明院校经过审核后已经准备录取该生,且已将这一信息提交省招办,等待省招办进行审核。
预退档:表明院校经过审核后准备退掉该生档案,且已将这一信息提交省招办,等待省招办进行审核。
等待终审:表明省招办对“预录取”考生经过审核后,拟同意录取该生,并将这一信息提交录取小组负责人进行最终审批。
考生电子档案“预录取”状态要成为“录取”,有两个条件,一是要通过省录取检查组的审核,二是被投档高校在川同批次的计划要全部完成。如果被投档高校第一志愿就满额,省录取检查组将随即审核高校上传的“预录取”和“预退档”名单,如果审核通过,“预录取”的考生状态即变为“录取”;如果被投档高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需要通过第二志愿投档才能完成招生计划,那么,已处于“预录取”状态的考生要等待该校第二志愿考生审核通过后才能一并“录取”;如果被投档高校第二志愿仍未能完成招生计划,前面第一、第二志愿已被“预录取”的考生还要等待征集志愿考生审核通过后才能一并“录取”。也就是说,即使考生已经被第一志愿高校“预录取”,也通过了省录取场审核,但只要该校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录取就不能结束。换句话说,每一所高校都要全部完成招生计划后,“预录取”考生档案才能显示为“录取”。这个时间的长短,因校而异,长的可能会持续五六天,因此,处于“预录取”的考生要耐心等待。
用户评论
我是去年刚考完高三,对预录取一直很迷糊,希望能了解具体操作流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听说预录取是提前录取的意思,可是到底哪一部分学生可以申请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录取好像有很多个阶段,这次看到预录取这个概念有点疑惑,能不能详细解释一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了解一下预录取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跟普通录取相比有什么区别。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预录取只针对某些专业的吗?如果是全部专业都可以申请,那这个竞争一定会很激烈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现在是高三学生,可以提前关注哪些消息了解到预录取的信息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预录取什么时候开始报名,还有哪些需要准备的材料?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知道预录取是否会影响到普通高考录取的机会。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想报考某个热门专业,预录取可能会给我带来优势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预录取成功率是多少? 具体的录取标准是什么呢?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听说预录取可以先确定学校,然后在高考成绩出来后再调整,是真的吗?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预录取这个政策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有好处吗?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们有哪些渠道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预录取信息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预录取的考试内容和普通高考考试的内容有什么区别?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预录取能让我们提前了解到自己被哪些学校录取,这样是不是就能开始安心准备大学生活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有些学校会根据预录取成绩直接发放通知书,是真的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知道预录取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没有参加预录取的学生来说,高考录取过程是怎样的呢?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要了解一下预录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变化。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