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黑龙江大学生村官、2024年还能考村官吗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黑龙江大学生村官、2024年还能考村官吗的知识,包括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据媒体报道,近日,黑龙江绥化市望奎县东郊镇,水四村一名副在办公室对办事村民破口大骂,该副说出许多脏话。10月20日,东郊镇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经介入。
该村官被拟推荐全省“百名好”
20日,极目新闻记者联系了多位水四村民,得知该副姓王,已在水四村任职多年。几位村民告诉记者,该副作风比较强硬,他们都有些害怕。另有两名村民称,该副比较富有,他们曾向其借钱做生意。
中国裁判文书网资料显示,2018年,该王姓副曾因债务纠纷,将几位村民告上法庭,王姓副时任水四村党支部。裁判文书网的相关信息显示,一村民曾于2013年前后向王姓副借款两笔共60万元,约定月息为1.5分,因村民到期未还清,利息变更为月利率2%。2018年11月和2019年1月,望奎县法院分别判决,该村民十日内给付王姓副欠款本金40万元及利息、七日内偿还借款本金20万元及利息,利息均按月利率2%,自2015年2月1日起至实际给付之日止。而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央行的贷款年利率为6%,六个月利率为5.6%。
裁判文书网相关资料
记者了解到,该村一村民曾向王姓副借款25万元,约定的是3分息,每十个月要还的利息是本金的30%,一年利息为9万元。借钱后他偿还了两年的利息,后因经营不善,而债款已超过60万元,只好将自家的产业抵押给对方。
极目新闻记者还注意到,2015年11月绥化市推荐全省“百名好”初步人选公示中,该王姓副的名字便在其中。
21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拨打了望奎县纪检委办公室电话,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此事,提供了该单位纪访室的电话,但多次拨打也无人接听。“应该是在参加培训。”这名工作人员说。
记者又拨打了东郊镇及该单位王姓秘书人员的电话,但都无人接听。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80后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扣大棚 户均年增收近万元
寒冬岁尾,林甸镇创造村的老百姓都在自家炕头上细数一年的收获,手上数着红艳艳的,嘴上感谢着大学生村官徐晓辉。
徐晓辉家住大同区八井子乡,2011年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之后到创造村担任村党支部助理。
“作为一名80后大学生村官,我要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积极配合完成好各项村务工作。”采访那天,徐晓辉这样说。
八井子乡是名副其实的棚室之乡,徐晓辉的家里也搞棚室种植。上任之初,他就打算将自己掌握的棚室种植经验贡献给创造村。
2011年10月到任时,徐晓辉向村委会说了自己的想法。他领头建了第一栋大棚后,村委会制定了发展棚室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发展思路。
“咱们创造村一直靠种大田为生,整大棚能赚钱吗?”刚开始,有村民提出了质疑。
“不试试,永远不会成功。”徐晓辉苦口婆心地做村民的工作。
语言苍白无力,行动见证奇迹。2012年初,在徐晓辉和村委会班子的共同努力下,一栋栋棚室犹如雨后春笋般挺立在创造村。同年,“绿洁棚室生产合作社”应运而生。
合作社有社员25人,采摘占地145亩,建设棚室101栋,其中温室14栋,大棚87栋。餐饮、摄影、采摘、农家体验等11项综合旅游服务也陆续开展。采摘园还建设了两处地下储藏窖,贮量380立方米,可储存提子10000公斤,达到反季销售增收的目的。
徐晓辉从辽宁省朝阳市引进红提、夏黑、无核白3个优质葡萄品种。累累硕果挂满枝头,丝丝笑意尽堆村民眼角。每栋棚室产提子7000斤,每斤售价15元,一栋提子可实现纯收入8.5万元。
“种大苞米一年到头也就纯剩两万,大棚能让人发家致富啊。”拥有3栋棚室的村民王力刚尝到了甜头。
聪明的人善于发现商机。村民王喜双就近开起了农家乐特色饭店,游客来采摘观光的同时,吃吃林甸特色美味,到农家炕上伸伸懒腰,享受又惬意。
“晓辉是一个很有思想和能力的80后,他提议搞大棚是为了帮老百姓鼓腰包,我们都十分赞同。起初他压力很大,每天清晨5点多就骑着电动车去大棚里转一圈,然后才回村委会上班。一次次回八井子取种植经,村民都十分感谢他。”创造村村支书贺宝贵对徐晓辉赞不绝口。
如今,创造村棚室发展得如火如荼,群众积极性高涨,越来越多的村民提出了加入合作社的想法。
据统计,合作社成立以来,共安置村里劳动力330人,社员累计创收300余万元。创造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9600元增长到现在的11700元。户均年增收近万元,增长部分就来自棚室。
“来到这个村,就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想实现自身价值,可我更想做村民致富路上的助推器。看到一栋栋大棚开花结果,我的心里也特别美。”徐晓辉对记者说。
看,徐晓辉又在带领村民研究致富道儿了。 (康健)
黑龙江村官杨金超:6年带动21户贫困户脱贫
以青春的力量, 领跑在脱贫攻坚主战场
——“脱贫攻坚•青春榜样”大学生村官典型事迹展示
由中国青年网、大学生村官报、大学生村官之家网共同主办的“脱贫攻坚•青春榜样——大学生村官典型人物寻找活动”,自5月上旬启动以来,全国各地村官热情参与,本报从数百名报名者中,遴选他们的典型事迹予以展示,以接受社会的评议和监督。
杨金超(右)走访贫困户
“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让我们能够放心地引导更多村民参与流转土地,沉下心来搞生产。基层真的大有可为,未来可期。”黑龙江省萝北县团结镇工农兵村副、大学生村官杨金超对记者说。
2011年,即将从八一农垦大学毕业的杨金超,说出了想报考大学生村官的想法,遭到了妈妈的反对,“你一个女孩子,好不容易考出去了,还回农村干啥?” “正是因为从小生活在农村,我更加明白,如今的农村太需要年轻人了。”杨金超质朴的想法,得到了爸爸的支持。
来到距家2个小时车程的工农兵村,杨金超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通过走村入户,她摸清了村子的基本情况:共有耕地43604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大豆。全村424户1413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38户94人,大多数是因病致贫,迟哥家便是其中之一。他父亲患了脑血栓,治疗花去家中所有积蓄,如今瘫痪在床。30亩旱地承包出去,只留30亩水田自种,勤勤恳恳的迟哥夫妇种植的长粒香,品质不错,但卖不上价。杨金超得知迟哥懂一点电脑,便主动上门,教他开网店卖大米,售价比线下售卖的每公斤高出2元,很快售出1100公斤,增收2200元。
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后,她仔细揣摩,如何让文化水平有限的农民理解扶贫政策,激发内生动力。她在村里实施了“四步走”的方法:第一步,利用村务宣传栏,制作精准扶贫宣传单;第二步,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宣传;第三步,将相关政策录成音频,在村里大喇叭循环播放;第四步,利用微信等方式对在外务工村民进行宣传。由此,精准扶贫的政策走进了每家每户,走进了村民心里。杨金超还因人而异进行解读,贫困户郭大爷和老伴不认字,杨金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遍又一遍地讲给大爷听,“大爷,咱们以后看病到这些医院不收挂号费和门诊费了。像大娘这种急性脑中风,在新农合报销后,自己付的那部分费用还有二次报销救助……”
杨金超明白,仅靠政策救助无法拔除穷根的,发展产业才是长久之计。在和村民拉家常时,杨金超了解到,工农兵村种植的玉米品质在周边都是有名的,但多是散户种植,成本高,村民收入不理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杨金超懂得规模化经营的优势,既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将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于是,杨金超挨家挨户走访,鼓励村民进行土地流转,成功说服了12户贫困户,共流转466.5亩。患有肝癌的孙大爷因丧失劳动力,将家里的30亩地流转出去后,每亩有几百元土地流转金,加上儿子和儿媳在县城打工的收入,全家一年增收4万多元。
在杨金超的努力下,如今工农兵村的贫困户降至17户43人。接下来,她打算请县级农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来村里开展农技培训,确保每户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发展特色种养业,拓宽致富渠道。
编辑:刘琼
组织托创办
欢迎投稿
关于黑龙江大学生村官、2024年还能考村官吗,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说的就是我大学同学参加的计划?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年毕业正好想做些社会贡献,原来还有这个机会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黑龙江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内容怎么样?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当村官工作很累人,需要爱心和耐心。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些大学生村官们能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去年我也看过这个报道,听说黑龙江的乡村生活环境还挺不错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2024年还能考吗?我准备好好学*,争取明年参加考试!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做村官能锻炼人,接触社会不同的人和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大学生想创业很多,当村官也是一种创业方式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要真做好农村工作,不仅要有知识有技能,更要有爱心!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黑龙江的乡村文化还挺感兴趣,想了解一下他们的风俗*惯。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大学毕业之后可以尝试这样的机会,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大学生村官应该能为家乡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真想去当个村官,就得打下扎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乡村建设需要年轻人的加入和力量,希望这种模式能得到推广!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黑龙江大学生村官的故事,我内心充满了对年轻一代的敬佩!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希望能为家乡做点贡献,有机会的话我也想去参加考察!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认识到:人生有很多选择,我们可以探索不同的道路!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黑龙江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经历可以用来积累社会实践经验!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一些相关知识和技能,也许能帮我更好地理解农村发展需求!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