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底线=底线?这是典型的中式英语!,以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 ̄)~
每晚一篇文章普及英语知识
罐装英语
当你生气或者和别人激烈争论的时候,你可能会说,这是我的底线。 (这是我的底线,你不能逾越这条线。)
然而,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底线不等于“底线”!
1.底线不是底线。
1. 关键因素
盈亏状况当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最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一千美元才能完成该项目。
关键是我们仍然需要1000 美元才能完成该项目。
2、最终结论
结果是经过大量计算才出来的,所以把盈亏情况称为最终结论也不为过。
我不会签合同,这是底线。
我不会签署这份合同,这是我最不想要的。
那么,用中文如何表达“底线”呢?
其实很简单粗暴。所谓底线,就是不能超过这条线。可以说是一个“极限”。因此,可以直接翻译为极限。
限制底线,极限
别再测试我的极限了!
停止测试我的极限(底线)!
2.那些“线”字
1.在线在线
相信大家对这个词都非常熟悉。在线意味着网络在线。对了,还流行一个词:come online:上线。例如,邀请朋友一起玩黑鸡游戏时,可以使用come online。
我刚上网一会儿。
我才上线一段时间。
2.线上冒险
在online中间加上冠词“the”,就变成on the line,意思是冒险,处于危险之中。可以理解为“命悬一线”。
消防员经常冒着生命危险。
消防员经常处于危险境地。
3.排队等候
它也是一个介词。如果把on换成in,就表示in line,也就是排队的意思。
人们正在排队等待进入大厅。
人们有序地排队等待进入大厅。
4.插队插队
切线,就是在线切的意思,所以加上了切。
记住不要插队。
请记住不要插队。
谢谢大家的阅读,我是木耳罐头
用户评论
完全同意!"Bottom line" 已经彻底烂梗了,用中文说 "底线" 要简单明了的多了,不用翻译再翻译浪费时间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不都是为了方便沟通么?就像“deadline”被译成“最后期限”,虽然不是最准确的翻译,但是大家都懂。 只要意思传达了就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的太对了!这种中式英语简直让人直ruly!尤其是在正式场合,这样用词显得非常low!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确实,有时候为了追求流行而忘记了语言的本真,"bottom line"在英文里是固定用法,它比中文翻译“底线”更具文化内涵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理解你说的意思,但是我覺得語言一直在演變,中式英語也漸漸成為一種溝通方式。就像"work overtime" 被翻譯為“加班”,雖然和英文意义不太一样,但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烦这个问题!每次听到 "bottom line" 就想吐槽一句是典型的中式英语!要表达意思的时候用中文就好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哎,有时候真是看不下去啊!明明就应该直接说“底线”,非要用那些奇怪的英文词语来表达,搞得我很累。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bottom line" 这个说法在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含义, 就像中文有的词可以有不同的用法一样, 不能一概而论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同意你的观点!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追求一种所谓的精英感,其实就显得不自然了。 要真想表达清楚,还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好!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中式英语”现象真是越来越严重了! 应该多注意标语翻译上的准确性, 不要让我们的语言变得越来越扭曲!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是 "bottom line = 底线" 这类的典型中式英语,但我还是觉得用英语表达更有气势和冲击力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其实这种“中式英语”现象背后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一些文化现状,比如追求外来文化的崇拜等等 ...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语言的变化是可以接受的,就像我们现在用手机、电脑等现代科技工具一样,语言也要适应时代发展, "bottom line" 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语,大家都能理解,这不是好事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同意你的观点!用中文表达更加简洁明了,而且不会出现歧义!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这种“中式英语”现象很普遍,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很多国家都存在类似的情况。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应该重视语言的纯洁性和准确性,不要盲目追求洋文风气!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说的这番话真是肺腑之言! 这种"中式英语",就应该好好警惕!我们要以正确用词为标准,把我们的母语保护好!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 "bottom line" 这个词本身在中文里也有一个意思啊! 就是“重点”, 或者说 “关键”。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