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考资讯 > 高考百科

注册会计师风险大揭秘:大智慧事件给我们的警示

佚名 2024-05-29

答案是肯定的!这次“大智慧事件”给了我们很大的警示。

大智慧事件:

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事件的大致经过: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智慧”)8月25日晚间公告,在一起涉及公司2013年年度报告虚假陈述的投资者索赔案件中,金额达35万余元,对该财务报告出具无保留审计报告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立信”)也被投资者起诉承担连带责任,但被法院一审驳回。

虽然该案一审被法院驳回,但在会计师事务所圈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是自2006年蓝天证券诈骗案以来,近十年来会计师事务所第五次成为被告!

注册会计师审计错误:

立信会计_会计立信金融学院_会计立信附属学校

一般认为,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应当向投资者提供中立、可信、负责任的审计报告。当然,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做到了这一点,但在此次“大智慧事件”中,会计师事务所显然没有尽到责任。据此,负责本次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不应该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有些人可能不明白财务报告出具无保留审计报告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我做了一个假账,但是注册会计师在核账的时候没发现,所以我就在“没问题”一栏签上了我的名字。签名就意味着我可以对这个假账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这也是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这次被打上被告席的原因。

注册会计师合理规避审计风险:

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也伴随着风险,在《注册会计师法》中,如果涉及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轻则罚款,重则吊销注册会计师资格,甚至被判入狱。在具体工作中,注册会计师仍需完善防范措施,合理规避风险。

会计立信金融学院_立信会计_会计立信附属学校

1、必须明确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属于两个不同的责任点。会计责任是会计师本人的责任,而审计责任则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的共同责任。作为注册会计师,只要在工作中保持勤勉尽责,在执业过程​​中也必须坚持向客户提供第一手资料并加盖公章的原则,不承担判断资料真实性的责任。

2、选择合理的审计方法。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行业、地域、环境等特点,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对不同的被审计单位采用不同的审计方法进行审计,以降低审计差错率。

3、提高个人业务能力。提高业务能力是永恒的真理。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强化风险意识。同时,审计经验和审计方法的积累和提高对审计工作至关重要。

CPA,一个光芒万丈、人人羡慕的职业,谁能理解背后的风险和艰辛?这次“大智慧事件”给所有CPA敲响了警钟。这里我们引用蜘蛛侠的一句话:一个人的能力越大,肩负的责任就越大……

祝愿天下注册会计师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奋勇前行!

潍坊医学院升格更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引发医疗圈热议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成立时,医学界就在讨论要不要成立“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如今,潍坊医学院更名已获省政府批准公布,当地民众对“山东第三医科大学”充满期待。

撰稿:王航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成立四年后,定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7月31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拟设大学的通知》,潍坊医学院升格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界》注意到,此次公示目前为向教育部上报的建议,这意味着潍坊医学院升格更名为大学已得到省教育厅的认可,但仍需履行教育部审核程序。

这也标志着山东另一所老牌医学院滨州医学院退出“第二医科大学”称号争夺。

据一位熟悉山东医学院格局的资深人士透露,山东省共有9所医学院校,位居全国之首。其中4所是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分别是泰山医学院、潍坊医学院、滨州医学院和济宁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更名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后,其他三所医学院一直在竞相筹建大学。”

在医学院校改名为大学的浪潮中,山东第一、第二医科大学相继官宣,山东第三、第四医科大学还会远吗?

伟一把握机遇

在山东省教育厅正式公布“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名称之前,该校名称之争已引发社会热议,省内多所医学院纷纷出资、出力,力争升格为“大学”,其中,潍坊医学院和滨州医学院被认为是两所有力竞争者。

从时间上看,滨州医学院最早提出组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2019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揭牌成立。次年,烟台市政府网在回复政协委员“关于加大高等教育支持力度助力烟台发展建议”提案中透露,滨州医学院将力争筹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的信息。

答复称,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支持滨州医学院升格为大学,去年12月31日市政府代表市政府向省政府提交了支持滨州医学院举办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的请愿书。市长亲自到省政府去努力,表明烟台全力支持滨州医学院升格。近两年,烟台市也多次推动滨州医学院更名为医科大学。

公开资料显示,拟更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的滨州医学院,目前有烟台、滨州两个校区,是山东省属应用型本科高校、省市共建高校,其前身是1946年创建的原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3月独立设置为青岛医学院,1981年9月更名为北镇医学院,1983年3月随所在地更名为滨州医学院。

从综合实力来看,滨州医学院在《医界》2023年中国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位列山东省第5位、全国第82位,低于位列全省第4位、全国第66位的潍坊医学院。这也被外界解读为后者抢占先机的原因。

潍坊医学院是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之一,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乐道元在潍县创办的乐道元医学院和潍县美国长老会医院。此后,1951年成立山东昌潍医学院,1958年改建为昌潍医学院,1987年更名为潍坊医学院。

与滨州医学院相比,两所学校各有亮点,如滨州医学院的特殊教育、临床医学在全国享有盛誉,而魏医学院综合实力更强,公共卫生、预防医学是其优势特色学科。

此外,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是衡量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一个明显的区别是,魏医科大学1986年就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滨海医学院2003年才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魏医科大学有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但滨海医学院还在申报博士学位。

业内人士分析,泰山医学院升格为大学的经验,表明山东省在规划高等教育发展时,把“创建一流”作为刚性导向,优先考虑医学院基础与省属医学院的契合度、未来资源的调度与整合。

从这些角度来看,“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隶属于潍坊医学院也就不足为奇了。

“医科大学”名称变更趋势

长期以来,“学院”改“大学”热潮不减,山东省内也有更名先例。如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成立后,成为全国第一所以数字命名的医科大学,学校发展从此驶入快车道。

山东大学医科附属医院_山东第二医科大学_山东大学医科大学分数

2019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是山东实施科教融合改革、整合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千佛山医院等资源的重要尝试。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为学校首任校长,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杰兼任学校党委**。目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有13所直属附属医院、2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2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8所。

前述山东省医疗业内人士介绍,过去,背靠山东大学和青岛大学的齐鲁医学院和青岛医学院实力长期稳居全省前两位,潍坊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滨州医学院和济宁医学院则分列第三、第四、第四十五和第六位,俗称“山东四小医学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成立后,省内医学教育格局开始发生变化。2016年,仅有一所直属附属医院的原泰山医学院在《医界》中国医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上仅排第64位。而到了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在这份榜单上的排名已跃升至第36位,将排名第66位的潍坊医学院远远甩在身后,稳居全省前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排名第16位的齐鲁医学院仍遥遥领先全省其他医学院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与全省排名第二的青岛医学院仅相差两位。

另有相关人士分析,山东此次重点建设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目的是打造济南西部国家级医疗服务中心,对标“宇宙第一医院”河南郑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泰山医学院借“大学”标签后,资源和综合实力突飞猛进。在此形势下,山东省内其他医学院校更名热情也日渐高涨,竞争愈演愈烈。除了前文提到的忙着更名的滨州医学院,正在筹划更名为大学的潍坊医学院,在省内正式公布前,也陷入尴尬境地。

一方面,泰山医学院在全省四大医学院中率先完成更名,发挥了带头作用;另一方面,滨州医学院也得到了烟台、滨州及山东省的支持,正在筹备转制为大学。

最初,有传言称潍坊医学院更名意向为“潍坊医学院”。2017年,潍坊医学院更名列入山东省高校“十三五”建设规划;2019年,院长关英俊提到,学校更名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2020年将是医科大学更名的决胜之年。同年11月,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潍坊市政府三方签约,共建高水平医科大学。

到了2020年,更名相关报告上报省教育厅。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传出潍坊医学院将更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的消息。同年,时任潍坊市副市长李平介绍,政府将投入2亿元推动潍坊医学院升格为医科大学。

除了真金白银,地方政府也拿出资源加大更名的砝码。2020年1月,原潍坊市人民医院、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分别更名为潍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潍坊医学院妇幼保健院;6月,潍坊市中医院更名为潍坊医学院附属中医院;11月,潍坊医学院第二、第三附属医院正式挂牌成立。

还会有“山东第三医科大学”吗?

早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成立之初,医学界就热议是否要成立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如今随着潍坊医学院更名案获省政府批准公示,民间对“山东第三医科大学”的期待又重新燃起。

外界认为,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再次独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山东中医药大学本身也不受“学院”名称困扰,具备后续更名资格的高校仅剩滨州医学院、济宁医学院、齐鲁医学院和山东协和学院,后两所均为民办医学院。

这意味着,不管有没有“山东第三医科大学”,对于山东省其他医学院来说,未来由“学院”升为“大学”的,极有可能来自于滨州医学院和济宁医学院。

对于前者,在失去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后,只能另起炉灶。《医学世界》发现,滨州医学院也曾传出要成立中国康复医学大学、康复大学的消息。

2016年,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专题会议上,一位副院长提到,“要抓住学校建设‘中国康复医学大学’机遇……着力构建‘大康复’学科专业体系,推动医院转型升级。”2019年,滨州医学院某期校报文章中提到要“全力打造康复大学”。

此事引发外界猜测滨州医学院参与了青岛市康复大学的筹建工作。但据“康复大学”官网介绍,该大学由中国残联、国家卫健委等中央部委共建,并未提及滨州医学院。

如今,滨州医学院更加强调“医”字当头。去年8月,滨州医学院党委副**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称,滨州校区校地合作项目建成启用,是“开启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新征程的时代新作为”。

考虑到学校以“滨州”命名,但目前主校区已迁至烟台,升格后的学校校名以“烟台”或“滨州”开头可能并不理想。而泰山医学院、潍坊医学院等先后以“山东”命名,滨州医学院是否会延续这一传统仍是一个未知数。

网上有消息称,滨州医科大学不少师生、校友对“山东第三医科大学”这个名字并不认同。一来,已经有山东第一、第二医科大学了,辨识度不高;二来,按顺序命名学校有排学校之嫌,可能影响招生质量。更重要的是,资源有限,能留给“山东第三医科大学”多少呢?

因此,有人建议滨州医学院可以仿效新乡医学院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的路子,更名为“山东医药科技大学”,而这个名字或许正是济宁医学院所觊觎的。后者官网提出,“建设有特色、国内知名的应用型现代医药科技大学”。

但回到更名本身,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关于“十三五”高等学校设置的意见》指出,要坚决纠正一些高等学校贪大求全、一味向综合性、多学科发展,以更名升格的倾向。“学院”更名为“大学”要严格按照标准审批。

另一种观点认为,高校热衷于改名为“大学”,体现了高校对自身各方面质量的更高要求。但高校改名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关乎高校自身的实力和社会认可度。毕竟,在众多“高校”中,不乏协和医学院、外交学院等名校从未改名的现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