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向党员、师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构建全员教育模式 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建立“1+1+N”导师制育人模式。“1+1+N”导师制形成了教授、骨干教师、行业精英等积极参与学生教育,教师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经验指导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结合日常教育管理,有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立体育人”育人格局。
建立“网格化”学生自我管理教育模式。按照“宿舍划定、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划分工作网格,网格管理员由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担任,负责联络、信息收集、政策宣传、学习督导等工作。建立完善网格化自我管理体制机制,通过建立“三级例会沟通反馈机制”,实现网格沟通无障碍;通过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服务机制”,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和服务;通过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对网格管理实行月度、学期考核,把优秀网格管理员作为学生入党的重要条件。
聚焦五大重点任务,发挥先锋示范作用
着力建设好班子,增强引领作用。着力建设好班子,着力加强班长队伍建设、建设好班子、培育好梯队,努力打造一支敢于担当、能干出成绩、能打胜仗的支部**、支委班子成员队伍。
着力建好师资队伍,提升师资队伍素质。着力建好师资队伍,打造高素质高水平师资队伍。分院积极探索教师成长新路径,创新培训方式,多措并举,推动分院教师素质能力提升。
学院注重实践育人,获批省部级项目6项,支部党员教师在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中获5项奖励,2名教师成功入选江苏高校“青蓝计划”培养对象。
着力组织好活动,增强基层党建活力。三年来,开展了“党员庆政治生日”、“弘扬铁军红色文化”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提高了师生党性修养,增强了凝聚力、向心力。
支部党员庆祝政治生日
注重建立良好机制,增强党建引领作用。注重建立良好机制,就是把支部党建工作考核与业务工作考核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党员干部工作能力。
支部党员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荣获国赛二等奖
注重赢得良好口碑,提高师生认同感。一是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畅通党员、师生反映问题的渠道。对涉及群众重大利益的事项,积极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自觉接受党员干部群众监督。二是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工程”,党员教师“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注重树立先进典型,通过挖掘、宣传身边普通人、普通事的典型,形成人人尊重典型、学习典型、争做典型良好氛围。三是加强人文关怀。对家庭经济困难或遇到突发事件的师生,总支、支部要第一时间送温暖、慰问。 四是落实“两个责任”,认真承担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党员干部带头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重视反腐败宣传教育,在支部开展廉洁文化周活动,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
参天大树必有根,山涧溪流必有源。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在“立体育人”上狠下功夫、在“细”上狠下功夫、在“精”上突出特色,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教育科学化水平,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近三年来,学生党支部先后被表彰为学校“先进党支部”“党建示范点”“样板支部”创建单位。“抗疫一线红党旗,践行使命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被江苏省教育工委表彰为“最佳党日”活动获得者; 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省级一等奖6项、国家级二等奖3项,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选拔赛获奖项2项。
通讯员 付佳佳
校对 王菲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铁军文化融入教育,奏响新时代育人强音
注重思想引领,筑牢学生信仰根基
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学院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支部**带领新生代表参观新四军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述新四军历史,了解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为新生举办的“新心抱党喜迎二十大”党日活动,让红色基因和革命火种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整合各门课程育人,形成协同育人。统筹思政课与思政课,构建“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线上+线下全课程育人体系。将思政教学元素融入专业课,在知识传授中引导价值观,确保每门课程守住一段渠、培育责任田,让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其中,教师、党员陈安柱《汽车检测技术》入选2022年度省级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3年度江苏省职业教育一流核心(线下)课程。
注重人才培养,提升学生技术技能
结合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将思政教育融入在职实习、就业指导、就业能力提升等各环节,营造“快乐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追求;组织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训,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岗位需求。
坚持探索特色,通过任务驱动实现课证一体化。强调技能操作,构建课证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人才培养的专业性、职业性。学生技能水平明显提升,获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汽车营销”比赛二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项、江苏省职业院校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3项。
加强校企合作,多方协作,提升育人实效。学院积极响应盐城市“绿色制造城、绿色能源城”发展战略,对接绿色发展产业集群,与江苏奥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国信新能源乘用车有限公司等开展党建交流合作,促进产业与专业互动、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双方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注重社会实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学院关注青少年成长,加强志愿服务能力培养,通过志愿服务交流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仁爱精神,发掘身边志愿服务榜样,传递正能量。
我们注重以赛促学,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思政元素融入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内外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创新奋进、担当担当,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勇攀高峰的意识。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多次获奖,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和各类专项活动、比赛中荣获奖项15项。
着力完善服务学生成长发展机制
打造“一条龙”社团,深化“立体育人”。学院把建设“一条龙”学生社团作为实现“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实施路径,精心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符合思想政治要求、符合学生实际的生活园区。着力构建“立体育人”一体化育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担重任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积极打造汇聚学生党员、团员力量的青春阵地,不断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社团活动,让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完善协同机制,搭建思政社区工作平台。完善体制机制,明确“立体育人”工作目标、职责和考核内容,加强协同育人。践行“一线规矩”,把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下沉到学生社区,以“五位一体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搭建思政社区工作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社区工作的系统性、精细化程度。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把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立体育人”全过程,让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德育工作更有实效,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服务行业等工作深度融合,将其打造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通讯员 杨燕
李海晖 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