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顶峰,是一种几乎不可能达到的极致完美境界。适度不是平庸,而是极致的完美、完美。中庸之道就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完美无瑕。
现在很多人对中庸的理解就是平庸、中庸、中道、不伤害别人。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识。孔子最讨厌的人就是项元,而不是其他人。孔子曰:“项元是德之贼。”项元是德之贼,见人就说人,见鬼就说鬼。虽然他们不是鬼魂,但他们会讲神话。他们是没有立场的人。一个只顾得失、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小人。
《登徒子好色赋》所展现的美,可以说是“加一分就太长,减一分就太短,加粉就太白”。 “涂朱红就太红了。”也就是说,身高增加一毫米,就没有人太高;减少一毫米,就太矮了,如果你涂上粉末,它就会变成红色。如果太白,就会显得太红,无论用什么化妆品,都会减损他的自然美。这种美被认为是适度的美。孔子说:“中庸之道是不可能的。”没有人能够做到真正的节制,甚至孔子也不行。如果他做不到,他能做什么?你要知道有这个标准,明白你还没有达到,所以你要时刻保持警惕,努力去达到。平均值类似于数学中的极限值。你可以接近无穷大,但你永远达不到平均值的标准。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们总是意识到自己在犯错误,并且总是朝着永无止境的目标努力,而恶人则相反,他们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他们不相信自己,因为他们不反省,他们变成了恶人。对节制的追求还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比如吃饭时的节制,算是吃饱了7次,有一个精确完美的标准。饮食摄入的黄金法则是,蛋白质、维生素、盐等摄入多1分就过多,少1分就太少。不过,我们不可能达到这个标准,但是知道了这个标准之后,我们就会更加注意自己的饮食,尽量不要暴饮暴食或者过度节食。因此,我的饮食方式尽量接**均水平。
知道节制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不断地审视自己,尽可能地接近节制。那么如何才能尽可能接近黄金节制呢?事实上,您可以通过做这七件事来接近黄金节制。
1. 小心
人们必须向他人展示自己,因此当别人看到他们时,他们会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另一方面,当没有人能看到你并且你不必担心其他人时,你可以最好地判断你的信念是好还是坏。这是最生动的时期。在你独处的最私密的地方,这一点最为明显。同样的道理,你做的越是琐碎的事,越是不需要说的琐碎的事,你就越能体现出你的价值感,以至于无论你怎么努力,都不会被人注意到。和栽培。所以,真正善于观察的人,看人时只看小事,不看大事。因为每个人在大事上都小心翼翼、注重细节,但一个人的诚信却是在小事中体现出来的。很难相信一个不能保护小事的人能够保护大事。所以,谨慎独立的原则很简单。也就是说,当其他人看不到或听不到的时候,当上帝和地球知道并且只有你知道的时候,你可以一生坚持做道德的事情。
2. 中和
这篇文章讨论的是控制情绪。我们每天都在处理各种事情,当事情顺利时感到高兴,当事情不顺利时感到愤怒,当我们失去所爱的东西时感到悲伤,当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时感到高兴。当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当情绪还没有被激起的时候,当没有喜怒哀乐偏见的时候,我们称之为“中心”。事情发生,情绪被激活。开心的时候就开心,生气的时候就生气,难过的时候就难过,开心的时候就开心,但是所有的情绪都在他们最好的。水平非常合适,没有过多的情绪。这就是所谓的“至”。在儒家思想中,这称为“性德”。喜怒哀乐一定要恰到好处,如果你的喜悦变成了狂喜,你就是同人志里最好的,如果你太生气了,你就是最后一个,让我抓狂。我无法呼吸,它太重了,它会伤害你,如果你的亲人死了,你会很难过,但如果你变形了,出不来,这也是多余的,你不会高兴古人说,既然如此,就不要太高兴,也不要太悲伤。另一方面,如果喜怒哀乐是无形的、没有情感的,那也是很可怕的。也就是说,该高兴的时候高兴,该生气的时候生气,该悲伤的时候悲伤,该高兴的时候高兴,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是“中和”。
喜怒哀乐调和,我的心正,天地之心也正,我的气调和,天地之气也调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都有其应有的位置;天地万物,都有其应有的位置。幼者有其成长,老者有其依靠,动植物,空中飞翔,水中游动,万物皆顺其自然,万物生长。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里的父母心情不好,孩子的生活就会扭曲,甚至在陪伴中也无法摆脱童年的悲伤。如果统治者心情不好,国家就不可能安宁。到时候,那个国家的人民、山川、草木都会遭殃。 “中和”意味着能够适当地管理情绪,即使它们存在。
3. 忠恕之道
忠恕之理在《论语》中有所介绍,忠恕之理被认为是《论语》的核心。 “欲立己必立他人,欲达己必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自我的延伸。”由内而外、与他人、由近及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心比心。看看你是否有同理心和同理心。我个人认为孔子的忠恕之道是最简单、最朴实的方法。
4. 注意你的言行。
我们常说“听其言,观其行”,但当我们把这句话运用到自己身上时,我们需要小心自己的言行。我们都知道很多真理,但圣徒的原则是不要把它们应用到自己身上,而是应用到别人身上。孔子说君子有四义。 “你应该像你的儿子对待你一样对待你的父亲。你应该像你希望你的下属对待你一样对待你的上司。你应该像你希望你的年轻同事对待你一样对待你的上司。” “我希望我的朋友怎样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我的兄弟。我希望他们怎样对待我,我就必须怎样对待我的朋友。”忠诚、信任是最常见的原则。这就是“适度的美德”。这些共同原则必须付诸实践,而不仅仅是口头说说。这和我平时说的一样。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言行一致。 这位先生是一个非常诚实的人。
#春夏秋冬#绘画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