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篇1
1.人力资源运营概况。
20xx年,我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的基础运作,加强岗位和人员的任用、人员培训和人事管理的电算化、人事管理制度的建设。我们把握人力资源愿景和人力资源动态,吸收国内外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理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2、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截至20xx年12月31日,南粤物流共有员工188人(含合资、控股公司),其中总部6人,同一公司128人,广东新粤30人,实业9人,威盛1人,威盛11人。在东方思想中。
南粤物流学历:截至20xx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48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3人,学士学位24人,本科生20xx人。
3、通过岗位分析和配置,彻底确定岗位和人员。
为配合公司绩效和员工绩效考核工作,加强人员成本管理,各子公司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根据公司主要管理情况确定岗位和人员。
(1)同义词确定职位和人员,将其分为以下两类。
1. 各管理中心根据里程、服务区数、工作范围等关键指标进行分类。
2. 服务区域根据客流量、销售额和其他指标进行分类。
确定各管理中心和服务区的选址和人员配置,努力为新服务区建设提供标准化模块。
(二)广东新粤应根据合同总量和高速公路建设的交通安全设施、通信、供电、监控、收费等各项工作量,对现有组织架构、岗位、人员进行合理优化和调整。管理。建设成本、里程、工期、人工费等
(三)行业根据公路建设材料供应情况、供应总量及里程、建设工期、工程规模、信息技术服务等多种经营情况确定岗位和人员。
(4)威盛将根据现有人员结构,结合航运行业特点和新业务发展情况,制定各部门的岗位资质和工作内容。
同时,我们走访了广珠、大学城、曲江、后门服务区、广武等项目,调研了各项目的招聘和人员配置情况,了解了第一手的招聘和人员配置信息。
4、积极推进人事管理制度建设,基本建立公司人事管理制度,形成较为规范的人事管理,提高公司整体人事管理和培训水平。
5、为适应公司战略和员工个人发展需求,各子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运营得到显着加强。
为不断增强公司竞争力,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满足公司和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总公司对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方式进行规划和协调。但公司整体需要加强公司层面的专题培训(知识传播)和总部员工的培训。
6、开展人员考核评价,客观、公正、合理评价员工绩效,增强员工潜力和工作积极性。
我们对员工进行日常和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员工薪酬、岗位调整、培训发展、休假等挂钩,并提供员工升降的自主制度。我们建立了用人制度。我们实现人力资源在公司内部各个岗位的优化配置,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合理利用,建立一支高素质、精干高效的员工队伍。
7、以信息化建设为动力,积极配合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
根据集团整体信息化建设发展,集团及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为了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和信息技术优势,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主要管理方法,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贡献率。改进了资源管理任务。我们制定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下属各公司采用自有OA系统,拥有数字化内部决策报表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统计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统计信息系统等。是必须完成的。员工信息数据。
8、妥善战略规划公司人力资源,适应南粤物流战略发展需要。
九、积极开展业务改革,负责任地办理境外手续。
(一)作风改革举措:
1、报名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完成专业科目7项考试报名。
二、申请专业技术职称、初步认定1、申请中级资格、申请高级资格。
广东新粤还负责詹润初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的资格申请流程(其中一名通过了项目经理、高级项目经理)。同时,协助公司各项资质的年审工作。证书。
(二)出国旅行手续:
1、负责办理x个月内公司往返香港、澳门的多张商务旅行通行证。
2、协助多个海外观摩团的应对。
广东新粤为部分管理人员办理赴港往返通行证X次,并组织两次出国考察。
10、根据公司业务及架构整合安排,适当配置收购广东新粤的人力资源。
为加快我公司上市工作步伐,优化集团内部资源结构,妥善处理我公司与广东新宇的管理关系,我公司各部门将由我负责人力资源工作。广东新粤借调员工的档案和管理、工资发放、及时处理介绍信、岗位评价和劳动手册、工人聘用手续、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纳等。
11、协助完成VIA人员分流工作。
为了实现VIA的顺利发展,改善因快递业务管控不足而无法控制成本的局面,我们将积极与VIA合作,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威盛人力资源部制定严格的调动计划,耐心细致地劝说解释,依法办事,理性理解政策,严格控制辞退补偿金额,调动工作顺利完成。劳动合同。
12、做好人力资源基础和日常管理工作,完成上级业务部门和公司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1、按规定及时完成年度劳动审核和工资总额申报,建立员工工资台账,并按要求及时填写人员工资、聘用等各类年报、季报、月报。
2、负责公司新调入或聘用员工的劳动用工手续,负责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和管理。
3、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规定,依法办理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缴费标准申报手续,调整职工住房公积金标准。
4、及时计算并支付员工工资及费用。
5、与贵组共同完成贵公司班组成员人事档案整理工作,全年接收人事档案25份,删除人事档案2份。
6、配合乐玩奇公司完成公司的人员配备。
7、完成集团、公司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
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篇2
今年上半年,全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改革、创新、法治、民生”四个重点,出以下内容:澄清了这一点。深入贯彻“质量、建设、管理、服务”四大标准,继续牢牢守住“三三”(强调服务、优化、创新“三个主题”,争创卓越绩效管理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核心建设项目管理创建创新创业和谐劳动关系就业型城市的工作理念是统一、真诚、团结、求真——追求求实、改革创新、不止。各项指标任务已经完成一半,重大活动任务也都出色完成。
(一)以创新创业为主线,稳步促进就业创业。
我们坚持把就业创业作为人民生活的主要问题,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题,不断探索就业创业新思路,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实现就业创业。下列:实现稳定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截至6月底,全区累计登记失业人员3194人,多种形式就业正在推进。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0.93%,“失业户”动态也已明朗。又回到了零。
一是严格把控政策实施质量。按照要求落实就业优惠政策,严格审核各项就业优惠政策申请,上半年新认定就业困难人员2924人,领取人员招聘补贴243人。我很难找到工作。享受灵活就业补贴6965人,享受退休福利补贴91人。今年上半年,共有205名企业家享受社保补贴,40名企业家获得首次创业补贴,8名个体工商户获得小额担保贷款。推动落实区政府“全年新增就业1.5万个”民生责任制,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就业11963个,超额完成阶段目标。
二是推动“优质就业”制度正常运用。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与深圳大学课题组联合研究,将继续完善和完善“优质就业”体系,制定20xx年度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完善数据收集方式,优化评价方法并实现正常就业。全区(年度)就业和就业质量评价,为完善就业实践和就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重点实施创新创业“龙翔”工程。结合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系列活动,持续推进创新创业“龙翔”工程实施。不断培养创新创业导师和创新创业特约导师队伍,组织创新创业专业导师赴不同城市,开展38场公益性创新创业指导服务讲座,组织参与38场创新创业服务活动中,登记居民和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63人。开展创业创业先锋评选活动,吴兵等10人入选该区第二届创新创业先锋评选委员会候选人,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创新运用移动互联网方式,上线全市首个“创新创业空军基地”微信平台,开设“政策快报、新闻快报传播、创新思维、创业指导、问答”5个栏目。现在我们有了粉丝和追随者。我们有3000多人每天24小时为创新创业提供贴身服务。截至6月底,该区累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180人,累计创造就业岗位6140个。
四是深入做好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就业观(创业)教育。今年上半年,我们共举办16场永住青年就业观座谈会,开展就业需求调查。新的一年,我们开展送温暖活动,走访200名就业困难群众,多角度促进常住人口失业人员就业。按照全市要求,除落实创业政策、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公示、审批就业困难人员可享受的政策类型外,相关业务基本转移至各单位。堵塞。基本上,街道办理和审批是统一的,方便了工作人员。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完善,就业服务操作不断规范,运行效率大幅提高。
(二)坚定加强服务方向,稳步推进人才工作。
围绕建设“人才强区”目标,紧密结合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分层分类提供人才“吸引、培养、使用、保留”服务,人力资源工作逐步开展。进入以下方向。实现高端化、国际化、精细化。
一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团参加以“高端先进创新引领”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全面展示龙岗创新创业环境,并借助人才交流大会高端平台,提供40个招聘展位。该区拥有员工815人,为区内各大企业免费招聘,因出色的会展活动荣获“最佳组织奖”。举办“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益招聘会152场,超过2.1万家企业求职者参加,约6.4万人次收到工作邀请。在西安举办“优秀人才中国行”活动,共服务全区51家企业,招聘面试2912人次,满足意愿815人次,签订人才智力合作协议45份。举办“校企联谊”交流会8场,为省内外275家重点区域企业和145所技工院校提供服务,签订合作协议300余份。上半年,我们的人力资源结构共引进各类人员约11,000人,其中通过人力资源引进窗口引进人员1,998人(应届毕业生1,082人,转任高管211人,技术岗位聘用了705 人)。不断优化。
二是努力提高人力资源服务水平。创新人力资源服务方式,积极走访全区八个重点园区和企业,推动人才引进和人才优惠政策,主动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和人力资源需求,开展和平湖新研究,推进基城建设低碳产业园。大运软件小镇。建设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提高人力资源服务运营的适度性。开展人才预警系统研究,建立覆盖全区800家企业的观察点系统,开发人才信息网络采集系统,快速发布人才短缺预警分析和动态数据。设立招聘“即时服务”服务台,创新“预约服务”、“延时服务”、“联席服务”三大制度,规范招聘各项业务操作标准,为社会公众提供礼貌、高效的招聘服务。高效的服务。为给留学生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我们不断完善“一站、一库、一窗口”服务体系,上半年共有23名留学生回国和回国。申请介绍。目前,数据库中登记了131 人。
第三步,筹建国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综合体。加强与市人社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定期召开市人社局与龙岗区政府联席会议,积极推动国家人才产业园建设——中国。深圳市人力资源服务智慧广场。我们多次组织调研咨询,借鉴上海、杭州等地的经验,研究制定园区投资优惠政策。我们积极为香港“金饭碗”、Voltier等提供后续服务。落户组织大力推动园区建设和优惠政策,为园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第十三届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期间,举办了20xx中国人才服务产业园创新发展峰会,吸引了全国各地政府、企业、人才行业嘉宾约200人来到龙岗,5位行业专家做了精彩讲座。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推动和加快人力资源产业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建国正式授牌中国深圳人力资源服务智慧广场;我国南方首个大型、专业、高标准智慧广场在龙岗市天安云谷正式成立。
四是扎实推进“大职业培训”制度综合改革。重点建立统一、畅通的职业培训体制机制,推动区职业培训中心并入区人事局,成立龙岗区产业培训委员会,筹建龙岗区职业培训学校。会同各区办审核制定中心职业培训“三实计划”。基于职业培训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积极互动,制定了《龙岗区20xx年“大职训”体系建设综合改革方案》,经区委综合深化改革指导小组审议通过,正式印发实施。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起草了《关于推进“大职训”体系建设创建职业培训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及6个配套文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结合深圳市构建“规模化职业培训”体系、创建“职业培训示范区”的发展目标,组织筹建《龙岗区职业培训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人,制定了培训体系五年建设规划。制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规划。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强化职业培训机构监管服务今年上半年,新批复设立2所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又批准筹建2所技能人才培训机构。人力资源开发已完成,开展919技能考核考试,有效缓解技能劳动力短缺问题。
五是开展国家质量提升计划试点工作。目前,共有24家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运营,共有226个班级,共有在校学生3012人。学生笔试普遍取得良好成绩,通过率达95%以上。通过对282家企业个人和5406名公司员工的问卷调查,提炼出数控技术应用等10个需求量较大的实践科目,动态开发了珠宝抛光技术、平版印刷技术课程。额外。积极融入“智慧龙岗”平台建设,探索“互联网+微课”与华为专业谈判,市区将斥资5000万美元建设“互联网+微课”,我们计划投资不止于此。 “”在区创新活动会上受到了杨红**的高度评价,并被给予特别“喜爱”评价。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