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定焦(ID:dingjiaoone)作者:文谷编辑:方展博
近期,一些互联网巨头重申了自己的增长目标。例如,滴滴重启扩张计划、哔哩哔哩日活跃用户翻倍、百度全面投资人工智能等。阿里巴巴分拆上市,新人领衔。
互联网巨头又开始活跃起来。通过攻城掠地、竞争、博弈,原本停滞的产业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
让我告诉你一些有点令人惊讶的事情。拼多多的市值为1399亿美元,是京东的近三倍。美团市值刚刚超过900亿美元,而网易巅峰时期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看起来做得还不错,市值超过了小米和百度。
市值反映了市场对公司的预期以及互联网行业的竞争环境。
但在今天的互联网上,很难找到词语来概括目前的情况。
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早就垮了,TMD(字节、美团、滴滴)这个小巨头联盟也垮了,就连最稳定的AT(阿里巴巴、腾讯)也开始松动了。腾讯市值为——。有一次我和《两个爱丽丝》走得很近。
不过,相比市值排名,更大的变化是,人们不再关心谁是“老大哥”,谁取代了谁。
01
铁“AT”,流动“B”
BAT一词从诞生到崩溃,持续了十多年。
2005年8月,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跃居中国互联网市场第一,是腾讯的三倍。上市当晚,百度创造了七位亿万富翁、数百位亿万富翁。
当时,百度的势头超过了腾讯和阿里巴巴,并且持续了很多年。于是,BAT随后打天下,而百度则稳居第一。
转折点发生在2012年。同年3月,腾讯市值超过百度,但此后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百度始终未能追上。
原因很简单:百度错失了移动互联网趋势,而2011年推出的微信则重新评估了腾讯的价值。
2014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马云、李彦宏、马化腾并列前三名。阿里巴巴今年赴美上市,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截至年底,阿里巴巴市值为2585亿美元,腾讯市值为1359亿美元,而百度市值仅为800亿美元。
从此,“百度落后”的说法就流传开来。从市值来看,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市值一度超过6000亿美元,而百度则保持在数百亿美元的水平。
问题是,如果百度退出,谁来接手?
中国互联网两极分化极其严重,BAT遥遥领先,还有很多市值较小的公司。因此,尽管阿里巴巴和腾讯拉开了差距,但百度仍多年稳居第三位。
第一个与百度竞争的公司是京东。 2014年京东IPO后,其市值逼近百度,业界创造了“JAT”一词来取代BAT。
2017年,两者差距缩小。截至6月,京东市值一度低于百度,低于7亿美元。股价变化1% 可能意味着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的所有权发生变化。不幸的是,当时并没有成功。
小米也在威胁百度。 2014年小米完成11亿美元融资后,估值达到450亿美元,成为当时全球估值最高的民营科技创业公司,在中国仅次于BAT,并超过京东商城。 2017年,小米IPO估值突破千亿美元,甚至有传言BAT可能成为“提款机”。
然而,小米上市后,资本市场给公司浇了“洗面油”,首日股价跌破发行价,导致市值不及百度。
无论是JAT还是ATM,都体现了互联网巨头对百度提出的挑战。然而,完全取代百度并不容易。正如人们常说的,“AT”是由铁制成的,“B”是由水制成的。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9年5月美团推出。当时,美团已经在外卖和社区生活领域站稳了脚跟,并得到了资本市场的支持。美团点评5月份市值超越百度后,未来几年其市值已是百度的三倍。
自此,BAT彻底崩溃,百度被美团取代,新的“ATM”格局形成。
这种格局非常稳定,并不像当时的京东、小米那样昙花一现。从2019年到2022年底,美团是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与其他公司的市值差距不断拉大。
变化发生在2023年,变量就是拼多多。
或许是由于消费低迷,拼多多成为疫情后表现最好的公司之一。仅今年上半年,拼多多就实现利润212亿元,成为一家盈利能力很强的公司。
今年,拼多多市值超过美团,直接落入阿里巴巴手中。截至10月17日,中国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互联网上市公司仅有腾讯、阿里巴巴、拼多多三家。
02
自我毁灭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症”
除了BAT之外,TMD(字节跳动、美团、滴滴)也曾是代表新兴互联网巨头的互联网大派。
TMD这个名字大概是在2015年左右形成的。 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并购大潮的一年,滴滴收购快的、美团收购大众点评,给BAT带来了挑战。
那是一个以竞争为主旋律,TMD最有自信的时代。每个人都相信赢家通吃的规则,会想尽办法扩张,占领更多的领土,建造更高的围墙。 TMD 是活跃成员。
在当时的公开活动中,TMD的创始人最常谈论的是扩张、竞争、技术推广和国际化。在几乎所有互联网大王齐聚的“乌镇夜宴”上,张一鸣、王兴、程伟与马化腾、刘强东、雷军坐在同桌。
与百度之后崩盘的BAT不同,TMD的崩盘是由于宏观环境的快速变化。
美团点评于2018年9月在香港举行首次IPO。滴滴出行和字节跳动的IPO流程更为复杂。 —— 滴滴出行于2021年6月底在美国纳斯达克进行了小规模IPO。之后APP上市。字节跳动被下架,随后进行了长时间的回调,但尽管多次有暂停和重启的IPO消息,但迄今为止尚未取得真正的进展。
首次公开募股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因为这是股东退出和提取现金的渠道。
一位投资者告诉钉钉,滴滴出行IPO前,部分老滴滴出行股票在市场上折价出售,急于退出的投资者表示没有耐心等到IPO。滴滴出行随后的IPO也受到诸多变数的影响,其最终的“突破”也带有某种赌博的意味。
滴滴退市整顿后,T3出行、美团出行、曹操出行、如骑出行等网约车平台集体摘牌滴滴,试图瓜分滴滴出行割让的市场份额。
563天里,滴滴只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网约车行业经历血雨腥风。滴滴出行一度专注的海外市场和新拓展的社区团购等新业务已陷入停滞。
滴滴出行IPO时市值最高达到800亿美元,是中国十大上市互联网公司之一,但去年退市时市值缩水至111亿美元。这远低于该公司IPO前的估值。
然而,滴滴现在已经重新启动了扩张计划,并设定了激进的增长目标。无论是推出“9元9次打车”补贴活动,还是广汽集团资助滴滴出行的自动驾驶汽车,都表明滴滴出行正在放手。还有消息称,滴滴计划明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不过,滴滴出行想要获得当时的高声誉可能很难。
字节跳动的困境在于海外业务。 TikTok被动卷入大国博弈,其美国业务几乎被迫出售,一些东南亚国家最近暂停了TikTok电商,其发展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国际局势对于字节跳动来说是最大的黑天鹅,与字节跳动的微妙关系也不像以前那样好斗。
美团领投IPO后,管理层和投资者都非常满意,公司市值不断提升。部分原因是字节跳动未上市且市值无可比拟,美团已超越百度,跃居中国互联网巨头第三位。
然而,经过反垄断调查,美团失去了优势。美团高度重视的本地生活战场,近两年也涌现出挑战者,包括——抖音、饿了么、小红书等,都在试图将美团从攻击者转变为防御者。马苏。
目前市场的分歧在于,美团能否维持当地民生。换句话说,美团有护城河吗?如果美团无法阻止,美团将会被重新评估。这是因为美团此前主要靠其压倒性的市场地位支撑。
TMD的声明已经很少被提及,三家公司的创始人也变得极其谦虚。如果说五年前BAT是我们的对手,那么现在我们更需要击败他们。
03
互联网开启新周期
如果要找一个词来概括中国互联网较长时期的格局,那就非“AT”(阿里巴巴、腾讯)莫属。
自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以来,阿里巴巴和腾讯已连续九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两家互联网公司。在此期间,阿里巴巴和腾讯轮流争夺头把交椅,排名从第3到第10多次变化,但“两强多强”的格局没有改变。
现在,各种迹象表明AT格局可能不再被打破。
阿里巴巴的市值自2021年受到反垄断调查以来已从历史高位回落,去年以来一直徘徊在2000亿美元以上。此前排名仅次于阿里巴巴的美团和拼多多正在努力实现2000亿美元的目标。前后移动以松开图案。
10年来,第三大互联网公司与“AT”之间的差距目前最小,为33,354。去年,美团和阿里巴巴的市值缩小至64%,现在拼多多进一步缩小了差距。不少投资者认为拼多多的股价仍有上涨空间。
接触过阿里巴巴和拼多多高管的业内人士告诉丁笑,拼多多的想象力在于能够持续抢夺淘宝的电商份额。在低价方面,淘石和京东是完全不同的。没有任何防御。阿里巴巴的市值自然会成为拼多多的标杆。
目前,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的市值分别为2144亿美元和1399亿美元,而京东仅为拼多多的三分之一左右。
从总体上看,拼多多的趋势是正确的。 “拼多多的低价定位以及强大的淘汰过剩产品和库存的能力,符合消费者想要省钱的市场需求。京东不愿意的原因在于,第一,数码家电的消费周期发生了逆转,真正的房地产周期逆转,第二,从价格角度来看,京东对于拼多多的攻击几乎没有什么防护能力。”
另一个大变数是字节跳动。抖音电商也不断从淘宝电商手中夺取市场份额,这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是另一种打击。
字节跳动尚未进行IPO。三年前,其在一级市场融资时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市场传言估值为4000亿美元。近日有消息称,字节跳动回购员工股票时的最新估值为2235亿美元,较之前估值有所下降,但仍略高于阿里巴巴。
这意味着,如果字节跳动上市,这家中国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可能会改变所有权,“AT”变成“TT”。
事实上,“双T”之间的竞争已经持续多年。从信息流、短视频到游戏、企业办公、大规模AI模型,字节跳动和腾讯多次对峙,多次公开对峙,甚至还打上了法庭。字节跳动是中国互联网界为数不多的不仅不站在BAT一边,还与其宣战的公司之一。
总体来说,BAT、TMD崩盘后,新的格局正在形成。字节挑战腾讯、拼多多,美团挑战阿里巴巴。总结当前模式的一个好方法是使用“TTMAP”(腾讯、字节、美团、阿里巴巴、拼多多)。
TTMAP格局下,中国互联网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很少有企业有实力挑战这一格局。短期内不会再有互联网公司崛起成为新的巨头。
早在六七年前,业界就已经达成共识:互联网流量和技术增长的红利正在枯竭。 TMD 这些超级独角兽是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崛起的,但也是最后一波浪潮。当时,李彦宏表示,移动互联网战争已经结束,未来不会有独角兽。
事实上,当今最新的互联网巨头和超级独角兽(拼多多、理想汽车)成立于2015年,这是移动互联网最后一次介入。
曾经巨头们打的网约车大战、团购大战、买菜大战如今已经成为历史。最近的一场数十亿级别的商战,是疫情期间打响的社区团购战,拼多多、美团获胜,滴滴出行、阿里、京通败北。
唯一的变量可能是人工智能。去年年底火爆的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今年几乎席卷了中国所有互联网巨头,掀起了百模型大战。在海外,OpenAI诞生,估值超800亿美元。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多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AI独角兽公司,但它们成长为巨头公司还需要时间。
在互联网新秩序下,巨头们必须调整策略,寻找独特的生存之道。
【本文作者重点关注这一点,经企业家许可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dingjiaoone)获取许可。未经授权转载将受到处罚。 ]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