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高考百科

倪光南院士,被联想开除的创始人,一生为芯片两次被商人当棋子

小条 2024-10-23

“被称为芯片行业的堂吉诃德,您有何感想?”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倪光南沉默了一会儿,回答道:“在你没有做出什么事情之前,你可能会被认为是堂吉诃德。”

对于倪光南来说,这既不是贬义词,也不是褒义词,或许只有他自己的研究和国家科技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但你不一定要一个人成功。我做一段时间,其他人就会继续做。总体来说,如果一家公司失败了,会有更多的公司出现。行业绝对可以依靠

这次采访表明,倪光南是一位自然科学家,相信中国科技的未来是光明的。

作为著名的小说人物,堂吉诃德的评价褒贬不一。为了证明心中的侠义精神,他即使受伤也不肯退出,多次碰壁,险些丧命。毫无疑问,堂吉诃德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

dc668905322b418ab4100910f6f3006d~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230867&x-signature=wJ%2Ftjzdo%2Fumn0pD35c8wAPF0MFM%3D 照片| 堂吉诃德

毫无疑问,倪光南先生被形容为“芯片界的堂吉诃德”,因为他出生在科学领域,在科学上也遇到了很多障碍。

然而,与堂吉诃德临死前承认自己所认证的侠义是虚构的不同,倪光南对自己的一生没有任何遗憾。

1939年,日军加大侵略步伐,战火蔓延到各地,人民生活陷入困境。

也是在这一年,霓光南成立。他在战乱中长大,随父母流离失所,亲眼目睹了大陆经受苦难的洗礼,也听闻了清朝时期的种种压迫行为。

从童年的经历中,他意识到,如果国家弱小,就很难保护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就必须依靠科技。聂光南从小就发誓要让国家强大,不成为欺凌的对象。

因此,他刻苦学*,于1956年进入南京工学院学*无线电。

大学期间,倪光南刻苦努力,毕业成绩单上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5/5,证明了他的努力和才华。当他毕业时,他在脉冲编码通信主题上写了一些非常伟大和创新的想法,这让他的导师感到震惊。

毕业后,倪光南先生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

1964年至1981年,倪光南先后参加了119飞机研制项目、717飞机显示器研制项目、显示器集团“SK-1光笔图形显示器”研制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专家。场地。

倪光南此时已经开始了汉字处理的研究,这项研究也为联想系统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1年,加拿大国立研究所发出邀请,聘请倪光南为访问研究员,但当时他的年薪为4.3万加元,是国内工资的70倍。

3029aa72dd8b4cc4b66ba632aa7b5fe1~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230867&x-signature=ngyiX1DfhAnTm80vV6QvLmKKaw0%3D 图片| 加拿大渥太华街头的聂光南

然而倪光南只在加拿大呆了两年就辞职回国。回国后,他用自己的钱购买了海外的核心机器和电路芯片,以开发汉字微型计算机。

当时,高昂的工资,良好的环境,还有众多先进的技能和人才,足以让倪光南先生施展一技之长,过上舒适的生活。

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倪光南回答说,“如果我不回来,我以后所做的一切对中国制造业来说就没有任何用处。”

正如堂吉诃德坚守侠义不言放弃一样,倪光南的初心始终未变。即使海外环境再吸引人,也远不如提升中国科技能力重要。

1984年初,倪光南带领团队利用从海外带回来的机械和工资,研制出第二款汉字加工产品。这时,一位企业家敲开了霓光南的大门。那人就是柳传志。

3d3ceb32d39245198bac2aea833b71c4~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230867&x-signature=CaG8iXJg1BMoKG4KgId0UpFJIVo%3D 图片| 柳传志

1984年,计算机研究所决定组建一家新技术开发公司,即后来的联想公司。柳传志当选副经理,获得20万启动资金。

但由于柳传志最初被骗了20万元的一半以上,他决定与公司其他官员商量,并向倪光南寻求帮助。

柳传志清楚地认识到,对于一个计算机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缺乏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而没有办法在中国市场推广计算机并建立强势地位。

此时的计算机最缺乏的是处理汉字的技术。幸运的是,倪光南主要研究的汉字处理项目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此外,柳传志和倪光南是老朋友,从计算机研究所的时候就认识了。刚认识的时候,倪光南已经是研究所里的小人物了,而柳传志是研究所的新人。

柳传志对倪光南很不服气。他不明白,两人年龄相近,倪光南为何会升职。于是我屏住呼吸,故意提出一个难题来测试这位伟大的天才。

倪光南无法理解柳传志的难处,认为对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做,便耐心地教导柳传志。这让柳传志对他赞不绝口。

随后两人一起工作,并被分配到同一个宿舍。倪光南冒着高烧坚持工作,给柳传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倪光南有本事、有能力、有承受困难的毅力,是柳传志等人目前最需要的搭档。

于是柳传志找到了倪光南。

面对共同组建公司的提议,倪光南的想法不是“赚钱”,而是振兴技术。

5f340bcd298c470d91f997110cac7735~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230867&x-signature=QwRZboG%2FeYdbOklUDE2rJxNG8Pg%3D 联想单片机生产基地倪光南

开发了一个汉字处理项目,需要一个渠道来推广。柳传志也伸出了橄榄枝。为了尽快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他同意柳传志出任公司总工程师。

即便如此,倪光南这个区区科学家,为了安心地进行研究,还是设定了三个条件:不做政府官员、不接受采访、不参加宴会。

柳传志同意大家的看法。

于是倪光南带着汉字处理技术加入了公司。

科学家和商人开始将计算机推向中国市场。

1985年,第一台联想汉卡研发成功并投放市场。倪光南先后更新了八款机型,确保联想汉卡适应市场和计算机技术的变化,成为公司的核心技术。

公司也继承了这个名称,并更名为联想集团。

五年后,倪光南推出了采用自主设计主板的联想微型计算机,标志着计算机领域的重大突破。

到1994年,联想已从一家初始资本仅20万元的小公司发展成为销售额47.6亿元的大公司。

他主张研发核心技术,打破国外芯片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并为此很早就立项开发联想程控交换机。在倪光南先生的努力下,联想获得了入网证书。当时,华为和联想是业界仅有的两家拥有入网证书的企业,而联想在综合实力上大大超过了华为。

柳传志先生与倪光南先生不同,他是一位商人。

倪光南的技术能力虽然帮他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后来却成为了联想发展的障碍。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国外电脑品牌大量涌入中国市场,联想在电脑行业的主导地位逐渐下降。

联想要走得更远,就需要突破。

倪光南主张追随技术制造的脚步,用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打造自己的技术。他与中科院、复旦大学等科研机构达成协议,制定国家投资计划,研究我国自主制造芯片技术。该项目由联想牵头。

但公司经理柳传志公开反对咄咄逼人的外国品牌和昂贵的中国芯片。作为一名商人,柳传志无法承担其中的风险。

我建议我们先开拓市场,然后开始自主生产。

商人和科学家看重的东西根本不同,柳传志和倪光南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6fc63a8c13d343ae91214f87965618aa~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230867&x-signature=wB5FTSeHYnNMyOjD0NKn1l6QR7M%3D 照片| 联想公司

尽管联想的主要高管大多是商人,但倪光南的说法并未得到公司集团的接受,他坚持柳传志的提议。

为了实现自己的科技攻关计划,倪光南开始以真名起诉柳传志,先是起诉柳传志的个人手段,后又起诉柳传志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1995年,柳传志发现倪光南已经不再受他控制。他从公司成立之初就很欣赏倪光南的技术,但现在他自己却无法使用该技术。

经过深思熟虑,柳传志决定放弃倪光南这个“技术棋子”,开始在市场上交易。

6月,联想内部召开大型会议,联想董事会当场宣布解除倪光南的全部职务。柳传志在会面时泪流满面,感谢倪光南的付出和努力,但柳传志保持沉默,并要求倪光南留下来。

倪光南先生彻底伤心欲绝,被解除所有职务,并被逐出他创办的公司。而他最好的朋友——柳传志正在那里表演。

尽管如此,倪光南说:“无论我处于什么位置,我都不会忘记科教兴国的大目标,我感觉我正在全心全意地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这是一个伟大的目标。”他强调道。永远做最幸福的人。 ”

四年来,即使中科院多次出具调查报告称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倪光南也没有放弃。

这就是他的坚韧和侠义。

联想解雇倪光南先生后,柳传志先生意识到倪光南先生仍然没有放弃,决定给倪光南先生500万元。但倪光南坚持拒绝资助,他的努力和研究仍与联想绑在一起。

即使你被解雇了,你也必须保留这些项目和技术研究的所有成果,即使它们与联想没有任何关系。

为此,联想向联想返还了500万元,以换取研究成果的延续。

bc040ed431024ecfad8a25ec470c4461~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230867&x-signature=Q1lrGuaPt817Les6X%2BXtxsTP1xU%3D 聂冠南工作中

柳传志这个商人无法理解倪光南的心思,也无法理解他的科研成果的吸引力。

所有这些都不像联想分阶段进入海外市场并获得更多利润那么现实。

为了赶上市场,联想在1996年彻底改变了发展道路。柳传志先生用“贸、工、技”路线取代了倪光南先生提出的“技、工、贸”,推动了联想的商业化。一个以贸易为中心的商业集团,总部设在

随后,倪光南主持的一系列中国自主研发芯片项目也被叫停。

芯片研发技术停滞后,国际形势瞬息万变,时至今日,我们才知道倪光南先生的眼光是深远的。当技术被他国控制时,不仅限制了该产业的发展,而且增加了该国发展也被他国控制的可能性。

但柳传志却不这么看。他只能看到联想现在的市场。

这场战斗于1999年彻底结束。倪光南先生被联想正式解雇,并没有收到任何股票。

当他走出联想大门,看到公开的裁员公告时,他没有遗憾,只有欣喜。倪光南感觉自己从此解脱了,不用再为与科研无关的事情操心了。

即使离开联想后,倪光南仍坚持中国芯片自主研发。

这时,李德来一行人发现了倪光南。

李德雷也是一名商人,1997年创办公司,主要负责摩托罗拉、日立等品牌的CPU外包业务。然而,日立突然取消了所有订单,无法再委托日立生产CPU和其他产品。

对此警醒的李德雷萌生了研发芯片的想法,想要让公司走出外包的牢笼,将其打造成真正有影响力的科技品牌。

因此,中芯国际成立了技术团队,独立开发嵌入式CPU。

这个新生的团队急需一位领导者。

李德利对倪光南感兴趣并不是因为倪光南的科研能力,而是因为倪光南在芯片领域的影响力。作为一名商人,李德雷深知,一个有影响力的名字比100位无名科学家更重要。

就这样,倪光南再次成为了另一个商人手中积累财富的棋子。

f69480d319724622bb7e6cb529fe3ec6~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230867&x-signature=RuGZMdPzVWkKY3YZnHTwGPRRSoQ%3D 图片| 倪光南

一直热衷于科研的倪光南先生并没有意识到随之而来的曲折,他相信中国芯片发展是有出路的。他不仅积极参与研发团队,还利用自己的声誉吸引了超过2000万元的投资。

2000年,政府发文,“中国要造自己的CPU”的想法席卷全国。

正在研发中国芯片的李德利团队也备受关注。感谢倪光南先生的到来,让大家对这个项目充满了信心。

2001年,我国第一颗自主设计开发的嵌入式芯片成功推出,并命名为“方舟一号”。

方舟一号诞生那天,倪光南热泪盈眶地看着CPU成功启动,周围的工作人员大喊“核心跳动了”。

是的,“芯跳了”,中国芯片焕发出活力。

方舟一号的出现让中国感到惊讶。倪光南先生加入李德雷先生的公司,与李德雷先生一起负责芯片后续工作。

为了支撑这些产品,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订单,以方舟芯片为核心的国产PC也开始进入市场。仅北京就购买了数万套住房,中关村等城市也投入了大量资金。

倪光南还与其他政协委员一起提交了关于政府采购的提案,呼吁加强政府采购监管,规范采购程序,优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核心技术项目。

这一提议得到了各方支持,认为这将为中国自主研发提供更好的环境,方舟一号也将享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当李德利看到眼前开放的市场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研发技术的支撑,只觉得自己的商业致富之路一帆风顺。

原公司全面更名为方舟科技,李德雷先生迅速与原合伙人拉开距离,成为唯一的法人实体和管理者。

为了扩大国产芯片的影响力,霓光南积聚了大量客户,疯狂地将原本属于英特尔的市场推向方舟。

但遭到了李德利的拒绝,他不理会所有中小企业的订单,集中精力进行政府采购。结果,国产个人电脑得不到市场认可,无法占据重要地位。后来的资源和研究没有跟上,国产PC的问题直到出现的那一刻才被发现。

巨大的市场订单是倪光南凭借自己的信任和声誉获得的,所以在李德利拒绝之后,倪光南退出了公司,以保证国产PC和方舟一号的后续发展。

然而,国产PC在市场上的缺点已经彻底爆发。 Wintel联盟管理的互联网服务器根本不支持家用PC,而家用PC缺乏互联网生存环境,导致很多软件无法使用。对此,不少政府机构表达了不满。

由于国产PC对市场的影响力较弱,支持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服务和软件的研发并未开展。许多计算机功能很难实现,家用电脑已经变得只不过是脆弱的显示器。

572c893ed95d40898b8f6be1de30b81e~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230867&x-signature=Ywuj%2B07xmXr36jndg8lNLNCJyjw%3D国产CPU柜芯片

在这样的情况下,Arc One很快破产,国内PC体系崩溃。仅仅三年后,方舟科技退出政府采购,濒临破产。

作为一名商人,面对这次失败,李德利不再愿意在芯片研发上冒险。倪光南推动的“方舟三号”项目被取消,公司彻底解散。

从此,国产芯片的研发彻底失败。

或许,在商人眼中,霓光南作为科技棋子再次被抛弃,科研开发与其带来的收益相比完全微不足道。

2006年,饱受这一切之苦的倪光南为方舟工程的失败付出了代价,并向科技部“道歉”。

最热心的科学家接手,商人毫发无伤。

尽管如此,倪光南认为,方舟芯片的成功“并不是一家公司失败到技术失败的结果”。

一连串的失败并没有削弱倪光南科研的坚韧,但他已经无法再相信商人了。

在联想、方舟科技之后,倪光南拒绝加入任何一家公司。他想利用自己的力量推动国内技术的发展,进入市场。

在所有人眼中,倪光南已经彻底成为了“堂吉诃德”。他夜以继日地为芯片行业工作,为支持我国自主技术研发而努力奋斗。

获得中国信息协会终身成就奖、中国软件行业十年成就奖、中国计算机协会终身成就奖等多项荣誉。最美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但倪光南却像幽灵一样生活在中国科学界,只想着芯片研发。

尽管受伤、头发花白,倪光南仍然坚持下去。倪光南一年有300多天沉浸在科研中,连一天休息都没有。

倪光南忙得连时间的存在都忘记了。

当被问及什么时候会停下来时,倪光南回答:“当我意识到我无法帮助别人时。”

6b1f4f71de31443e9bb43aea78ac2847~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230867&x-signature=XwoEDIOo2YJvj4iGYvW6oUeNrhE%3D 图片| 倪光南致辞

对他来说,只有在徒劳的情况下才应该停止一切。只要我们能动、能思考,就一定能走在科研的最前沿。

失败和批评只是人生经历。 “你只需要在某些条件下尽力而为,而无需考虑这一点。1.0通常很难使用,但如果没有人会这样做,为什么不做1.0呢?”没有1.0,还能有2.0吗?”

2013年,倪光南吸取方舟研发的经验教训,成立“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适应国内PC生态环境,统一应用标准,建立芯片生存空间。

当然,倪光南也明白,联盟缺乏资金和权力,其环保领导作用有限。但他希望通过此举引起人们的注意。

除了科研开发,倪光南还支持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他虽然关心中国的科技产业,但看到年轻人纷纷涌现,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时间证明,倪光南的坚韧不是堂吉诃德式的幻想,而是真正执行的、复杂的策略。

53192f4&x-expires=1730230867&x-signature=zp11CVYaeEUIHrB7GDECZhhdZXE%3D" alt="4bd4d79fcee74df1b1d8fd24420b2382~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230867&x-signature=zp11CVYaeEUIHrB7GDECZhhdZXE%3D" />图|倪光南已经头发花白 “中兴事件”、“华为被制裁”之后,中国在高端芯片领域的危机彻底摊开在众人眼前。 有些苦,你不主动去吃,等到事态发展到不得不去吃的时候,其中大概会更加艰难。 人生如此,企业更是如此。 虽说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可翻开历史数一数,多的是这般人,匹夫有责的确实寥寥无几。 如今,82岁高龄的倪光南依旧坚持自己的本心,不曾动摇。他租住在北京的房子里,身边没有人照顾,只有他挚爱的科学和研究相伴。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