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态和语态来看,一般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以及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正确运用,直接影响着句子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比如,在描述过去发生的时,若错误地使用了现在时态,就会造成语义混乱。
从句式方面,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等,不仅丰富了句子结构,更能精准地传达复杂的逻辑关系。定语从句能够对先行词进行细致的描述,使表达更具细节性;状语从句则通过表示时间、条件、原因等,让句子的逻辑层次更加分明。
虚拟语气也是重要的考点之一,它用于表达假设、愿望或与事实相反的情况,对理解和运用英语的微妙之处有着很高的要求。
此外,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情态动词等语法点,在阅读理解、写作和语法填空等题型中频繁出现。熟练掌握这些必考语法知识,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中不断积累、练*和总结,结合大量的实例进行分析,才能在高考中应对自如,为取得理想的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高考英语,是时候取消了?
图/图虫创意
高考要不要取消英语?今年频繁提及此问题。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减负成为应有之义。日前一位教育界人士认为,要做好考试改革,如将外语由高考必考科目,改为选考科目。
回溯高考改革数十年,考试内容的改革一直在不断演变。英语当真要取消吗?
针对这个问题,教育界意见不一。也有学者不赞成高考取消外语科目,认为外语不能退出高考。
此前,江苏12年高考,文理分科模式中曾将英语从150分降低到120分,语文、数学则分别提升至200分。不过,今年实施新高考改革后,这一科目分值调整模式也就不了了之。
事实上,“高考取消英语”数度提出,高考英语主课的地位一直无法撼动。
业界人士建言变革
落实“双减”政策,一方面需要校内教育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做好考试改革,如将外语由高考必考科目,改为选考科目。
近日,在第六届“新聚合”国际教育高峰论坛上,教育部国际司原司长、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原公使衔参赞岑建君,发表了上述对教育减负的看法。
岑建君认为,学好英语很辛苦,但学了很久的英语不用的话就会忘。因此,在推广英语过程中不宜对所有学生都一样高标准。而高考把所有学生当国际化人才来培养,要求听说读写样样会,这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不佳。
有人计算,在孩子最美好的10年学*时光里,将近1/5的时间都花在学*一样难度的外语上。可是,今后孩子们真正用到外语的并不多,不同专业用到外语的频率更不同步。
“高考取消英语”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委员、教育部前、教育名家、知名教授,近年来不缺重量级人士提出类似建议。
今年期间,全国委员、九三学社委员许进建议,英语等外语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再设为与语文、数学同等的主课,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科目。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不久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高考英语加重了城乡之间教育的不公平。越好的大学收费越低,而三本大学收费高达好几万元,大部分生源是农村孩子。
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孩子英语成绩不高,导致在与城里孩子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姚洋认为,取消高考英语考试,将英语成绩作为参考分数,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上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英语的主课地位“岌岌可危”,社会上有关英语不保的小道消息,不时四处流窜。“上海将英语踢出考试!”前不久一则消息在网络暴走。
适值“双减”政策落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发文件,“三、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旧规,被公众视为上海在减负方面的新规,在朋友圈奔走相告。
其实早在2007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就印发了类似文件,“三、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已然在列。
“上海中高考英语将大幅降至50分!”另一则消息也在不久前刷屏网络。后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辟谣,消息被证实为谣言。
农村地区才是问题
类似“高考取消英语”的声音,今后会越发常见。上海屡现英语谣言,却也在意料之中。
作为全国教育改革风向标城市,上海近年来实施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将优质高中的大部分招生名额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发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新政,在幼升小、小升初阶段全面落地公民同招、民办超额摇号。
相较于十多年前,上海落实各项校内减负的规定,有了更适宜的现实土壤。“小学取消期中考试!”“严禁中小学组织任何联考或月考!”类似规定,如今才有了更多的现实可操作性。
同理,“不再考英语”也有这座城市自身的背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有着较为优越的外语环境,成为自身人口外语需求的驱动力,孩子们也就不必纯粹为了考试分数而学*英语。
当然,上海的做法,比如“不再考英语”,还不适合全面推广,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指出,关于英语学*的重要性、地位问题,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重点学校、高等院校根本不是问题,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这是一个天大的问题。
参事室参事汤敏前些年在调研中发现,乡村教育的最大瓶颈,在于师资不足、教学水平不高、好老师在贫困地区留不下来。更令人担心的是,很多课在贫困地区根本就开不出来。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最缺的,是英语老师和音体美老师。
问题随之而来。“高考取消英语”减轻了农村学生高考的压力,不过农村学校外语教育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越拉越大,还是会影响到农村学生日后进大学、进社会后的发展。
随着研招网报名系统的开启,近期各高校也陆续发布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不少985高校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对考生的英语水平设置相关要求,各大高校正在逐步提高英语水平要求。
由于综合能力的缺失,近年来不少农村学生进名校后,缺乏长远发展的潜能,心态失衡下称呼自己为“985废柴”,精神世界颇为沮丧。
主课地位无法撼动
高考要不要取消英语,且看高考中的英语分值变迁,直观了然。
此前江苏沿袭12年的“3+2”高考模式,曾在文理分科中均将英语从150分降低到120分,语文、数学则相应提升到200分。
不过实施新高考改革后,这一科目分值调整模式不了了之。从今年开始,江苏高考实施“3+1+2”方案,语数外每门150分。
在新高考改革进程中,无论是首批试点省市如上海实施的“3+3”方案,还是后续几批试点省市的“3+1+2”方案,“3”所代表的全国统考科目语数外,还是同样的主课地位。
比如上海高考,语数外也称大三门,均为150分。其中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次数,较高一次成绩被记入高考总分。
杨东平指出,英语改革关键是如何学*、如何考试、如何评价。不需要一刀切,所有的学生都要达到同样的水平。高校不同的学科专业,可以按照需要指定不同的等级区别对待、分类考试。
杨东平认为,英语高考的改革方向,是从目前的集中考试模式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社会化的多次考试。英语的社会化考试、等级考试,已经非常发达成熟了。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顾明远,不赞成高考取消外语科目,认为外语不能退出高考。
顾明远认为,在当前国际化、全球化的社会,外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高考外语科目采取社会化考试、等级考试等新方案,一年多考,是完全必要的。高校录取新生时,可以根据专业的需要,制定外语等级要求,不至于分分计较。
我们时常在想,学*一门外语到底有什么用?
用户评论
终于找到一个电子版的词汇手册了!太方便啦!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能有详细的例句,这样更能帮助理解单词的意思。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英语单词确实是个难题,希望这个词汇手册能帮到我!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这个词汇手册内容很丰富,一定会很实用的。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准备好好利用这个词汇手册,冲击高分目标!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上网下载电子版比买实体书方便省钱,棒极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个词汇手册能够清晰地讲解单词的用法和辨析。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平时背单词一直很吃力,这款词汇手册能不能帮我提高效率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英语词汇很多,这份电子版正好可以用手机随时查字典!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这个词汇手册的更新速度很快,不会落后于考点变化。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了这个词汇手册,背单词不再枯燥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看一看这个电子版有哪些新功能和设计?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资料都是电子版的,很方便携带查看。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个词汇手册能够涵盖各个级别的考试词汇。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备考计划做好了,还需要一份高效的词汇手册来助战!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英语单词记忆力太差了,希望能依靠这个词汇手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方法。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电子版书籍比实体书更环保,支持绿色学*!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效果好不好还是要亲自体验一下的,期待这款词汇手册的表现!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买一个版本的电子版和实体书都行,方便的话就选电子版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这个词汇手册能配合一些语音朗读功能就好了,这样更有助于记忆单词发音。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